01
父母是否近视?是否有高度近视家族史?
有研究表明,父母中单方双方患有近视的孩子,会比父母都不近视的孩子发生近视的概率高;如果父母中有一位是高度近视,孩子发生近视的概率将成倍增长。
那父母近视就一定会遗传给孩子吗?
倒也不必过于担心,近视是由很多个基因决定的,每个基因发挥一点作用,在多基因作用下,再加上环境因素,最后形成了近视。
每个人都可能有近视基因,遗传的是容易近视的体质,而非近视本身。
02
平时白天经常出门活动还是宅在家里?
应该不难理解,总不出门的孩子要比经常出门活动的孩子要更容易近视。
这是由于宅在家里的孩子无论是阅读写字、看电视看手机,还是玩耍,都是出于近距离用眼状态。长时间如此,就会导致眼部疲劳,诱发或加重近视。
而白天出门去到户外活动,开阔的视野环境有助于缓解眼部疲劳,而且白天户外的自然光线还可以大大降低近视的风险。
所以,经常宅在家的孩子更容易近视。
03
看东西是否经常眯眼皱眉?
很多父母都是孩子反映看不见黑板时才知道娃近视了,其实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表现能够帮助家长判断孩子是否有近视倾向:
眨眼、眯眼、揉眼睛
皱眉、拉扯眼角
看东西距离过近
歪头(也要小心斜视问题)
一旦有这些表现就要警惕起来了,父母最好带着孩子到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医学验光,来分辨孩子到底是假性近视(调节性近视)还是真性近视。
04
是否经常吃甜食?
爱吃甜食的人更容易近视。
人体在摄入糖分后,会消耗大量的「钙、铬」等矿物质元素,而钙、铬这两种矿物质元素是构成眼球壁的材料之一,如果缺少这两种矿物质,会使正在发育的眼球外壁巩膜的弹力降低,眼球就很容易被拉长,形成近视眼。
看完后是不是很焦虑?感觉孩子就在近视边缘了?其实不用太过担心,少用眼、多出门、定期给眼睛做检查,很大程度上就能预防近视的发生。
万一真的近视了,也不要抗拒戴镜,必要时使用一些控制方案,避免发展成高度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