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眼部的健康,一直都是家长们非常重视的。
但个案,要说眼病呢,大家最在意的应该就是近视了,“看电视离远一点”这句话咱们打小就听到耳朵起茧子,现在当上父母了,也会不自觉的开始控制孩子看电视、玩pad的时间,生怕孩子的视力受到影响。
但其实,还有一种眼病,比近视要可怕的多!它不仅常见,而且很多家长都非常容易忽视,但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它就是——斜视。
什么是斜视?
说到“斜视”,大家可能还没什么概念。但是一说“斗鸡眼”,你的脑海里应该就有画面了。
斗鸡眼,又叫“对眼”,这可不仅仅是外表上的异常,而是极有可能成为“视力杀手”!
因为,这种所谓的“斗鸡眼”,正是斜视的一种:内斜视。
什么是斜视呢?
我们正常的眼睛,既可以左看右看,又可以上看下看,这是因为眼球肌肉的牵引作用。
在我们每只眼球周围,都有六条肌肉,分别是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外直肌、上斜肌、下斜肌。看名字就知道了,这六条肌肉是分别来控制眼球运动方向的。
肌肉之间互相牵引和协作,能帮助我们完成眼球的各种动作,让我们双眼可以同时注视某个物体,再把这种视觉信号传递给大脑。而如果某条肌肉出现了问题,收缩的力量过强或者太弱,这个时候跟其他肌肉的对抗就失去了平衡,就导致出现眼球偏向一侧的现象,也就是斜视。
根据眼睛偏斜的频率、方向的不同,斜视一共分为四种:内斜视、外斜视、上斜视和下斜视。
内斜视,就是眼球向内偏,也就是我们上面说到的“斗鸡眼”。
外斜视就是眼球向外偏斜,一般可分为间歇性外斜视和持续性外斜视。
上下斜视是指眼位向上或向下偏斜,这种情况一般比较少见。
好好的娃,怎么就斜视了?
千万不要觉得斜视离我们很遥远。据统计,我国儿童斜视发病率为2%~4%,也就是说,一百个孩子里,就有两个孩子斜视,而且这个数字还在逐年上升。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孩子斜视呢?
斜视在医学上可以分为先天性斜视和后天性斜视。
很好理解,有些斜视是天生的,遗传下来的基因,这个没办法。而且往往斜视的遗传都是隔代遗传,所以家里如果有长辈是斜视的,要引起重视了。不管孩子有没有出现斜视的症状,2周岁的时候也最好带他去眼科做个相关检查。
后天性斜视有很多种,比如屈光不正、单眼视力差、调节异常、代谢性疾病的因素引起等等。
而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则是用眼不当造成的。据调查统计,儿童用眼姿势不良导致的斜视占比高达80%。
比如说,还不会站立的宝宝,大部分时间都是躺在婴儿床上的,而如果婴儿床是靠墙摆放,那么大人都是只会在一边喂奶或者和宝宝交流,宝宝的眼睛也会习惯性地偏向一个方向,时间久了,就会出现斜视。
还有些家长很喜欢在小宝宝的床头挂一些东西,如果距离离得太近,长时间看下去也可能会发展成内斜视。
长大一些的小孩子在看绘本或电视的时候,如果是斜向一侧,歪着头看,也有可能会引起斜视。
出现哪些症状,
说明孩子可能斜视?
斜视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双眼不能往同时看同一个物体。所以如果看到孩子的眼睛不对劲,就可以怀疑是不是斜视了。
不过呢,斜视的初期,一般都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可能孩子只是觉得眼睛不舒服而经常揉眼睛。另外初期的斜视也具有间歇性,可能一会儿有一会儿没有,因为斜视是慢慢发展起来的,在发展的过程中,斜视的症状就会时有时无。
所以,这就导致很多家长都会忽视斜视问题,从而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除了眼球外观的异常,还有哪些症状出现,说明孩子有可能斜视呢?
①喜欢歪头看东西
很多孩子都有歪头看东西的毛病,这可不是什么可爱的“歪头杀”,有时候歪头是眼睛的问题,而不是脖子的问题。因为斜视的时候,视功能会出现障碍,只有在歪着头的时候才能看得更加清楚,所以就会出现“代偿头位”。
②平常经常碰到周围物体
虽然小孩子经常会因为不小心而跌跌撞撞,但是如果发现就在眼前的物体,宝宝在行动时也会碰到,就要注意了。
这是因为斜视对于视深的感知比较差,会错误估计自己跟物体的距离,所以很容易碰到周围的物体。
③户外或阳光下孩子会闭上一只眼睛。
在户外或阳光下,孩子如果会闭上一只眼睛,可能是由于眼球外斜,造成了视物重影,只有闭上一只眼睛,才能看清眼前的东西。
不过呢,有些症状也许只是假性斜视。
比如出生4个月内的婴儿经常会出现“婴儿间歇性内斜视”,这是双眼看近处物体时导致的,一般4~6个月之后,当眼睛开始调节就会自行消失。
另外如果宝宝内呲赘皮或者瞳孔距离过小,也会在外观上有一种“斗鸡眼”的感觉。
如果想判断孩子到底是不是有斜视,还有一种家庭自测的方法——角膜映光法,也就是手电筒筛查。
方法也很简单,首先用一支手电筒,放在孩子眼睛前面正中30~40cm位置,让孩子双眼注视灯泡的亮光,孩子双眼角膜上就会各出现一个灯泡的反光亮点。
家长这个时候要仔细对比亮点的位置,如果亮点均位于瞳孔中间位置,说明孩子在注视目标时双眼都处于正视位,没有斜视;如果反光亮点不在中间,就有可能存在斜视。
当然,这种自测方法精确度不够,如果怀疑孩子有斜视,还医院检查确认。
斜视的危害,远不止外观!
对孩子来说,斜视不仅是外观上的改变,还会严重影响骨骼的发育、导致双眼视觉功能损伤。
1.影响骨骼发育
扮过“斗鸡眼”就知道,眼球在这种情况下是很难正常看东西的,所以为了改变这种看东西的不舒适感,很多斜视的孩子就会歪头看东西,长期下来就会导致如脊柱侧弯这种畸形的骨骼发育情况。
2.影响视功能
如果长期只用一个眼睛看东西,另一只眼睛不工作,就会导致视力下降、形成弱视。
即使视力没有受到影响,长期斜着看东西,视野相对咱们正常人来说会窄很多。而且由于两只眼睛不能同时看一个目标,所以会丧失立体视觉,会严重影响生活,比如不能开车、不能选择绘画之类的就业方向等等。
3.影响心理健康
不仅是异于常人的外观,斜视孩子在跟人交流的时候,由于不能很好的注视对方,也很容易引起对方的误解。
也因此,斜视一定要早发现,早干预,年龄越小,越容易矫正,千万不能拖延。轻度斜视的孩子,可以通过矫正训练、佩带“三棱镜”以及药物治疗等方式,如果是发展成重度斜视,就需要手术治疗了。
除了先天性斜视,大部分的后天性斜视通常在2~3岁就会发病。而一般8~10岁的时候,孩子的视功能就需要完全建立起来了。
年龄越大,双眼视功能的恢复就越困难,如果12岁以前没有对斜视问题进行有效干预,后面再治疗,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对于视功能的发育有很大的影响。即使做了手术,也只能是外观上的改变,对于视力以及立体视觉的改善,效果甚微。
预防斜视,从娃娃抓起
对于斜视来说,预防要比治疗更重要,所以预防斜视一定要从小抓起。
1.在婴幼儿时期,家长要注意仔细观察孩子的眼睛发育和变化。不要让宝宝的头长期偏向一侧。另外在孩子生病时,要格外注意双眼是否协调,眼睛有没有异常。
2.时刻注意孩子的用眼情况。首先看书时的灯光如果不合适,对孩子眼睛的危害是巨大的。
因为我们的眼睛相当于一个智能感光器官,会根据光线和距离自动调整瞳孔大小。如果光线太亮、太暗、不均匀,那么眼睛就要不停地自动调节,这样就会引起视觉疲劳。
另外给孩子买绘本等图书的时候也要看印刷的图片字迹是否清晰,尤其是那种盗版书,大多都会有这样的体验,看书总觉得有重影,还以为是自己眼睛花了,所以长时间容易造成视觉疲劳。
其次用眼姿势要正确,不要躺着、趴着看书看电视,看电视时也不要让孩子每次都坐在同一个位置,尤其是没有正对电视,长期斜着看也会引起斜视。
萌医生说
好啦,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啦!如果你喜欢今天的文章,就在右下角帮我点个在看吧!
我是萌医生,让我们在这里,一起成长吧!
推荐阅读
End
欢迎大家点击在看,或者转发到朋友圈哦
设计:游鱼
责任编辑:游鱼
撰文:萌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