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应该明确一点,与一般屈光不正比较,严重屈光参差(双眼屈光参差大于2D)是一种视觉病!最近50年,国际上无数研究证明,屈光参差是导致弱视的关键因素!屈光参差的错误矫正不仅会导致各种视觉并发症,如弱视,斜视,还会导致更多的心理并发症和阅读障碍。既然是一种病,那么就得治,就要认真治!但是很遗憾,无论视光教科书,还是街边眼镜店,无论是视光教授,还是农民验光员,都对屈光参差知之甚少!也非常不重视!
我搞不等像研究已经5年,也有几个专利和相干产品用于临床,主要是用于屈光参差远视性弱视的治疗。在几百例的临床实践中,我有些经验与大家分享。
屈光参差的深层次问题是不等像,二个焦距不同的光学系统,必然结果就是不等像。双眼的不等像会破坏人眼的融合,这也是屈光参差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关键。
在矫正屈光参差的时候,一定要考虑融合对视觉的影响。我们现在的验光基本就是验屈光度,一切视觉问题,我们都是用屈光度来说明。目前全世界的验光也只有屈光度,没有等像调整镜,像差调整镜!而屈光度仅仅是代表焦距和离焦,在人眼成像的时候,更重要是单眼的像差和双眼的等像。离焦、像差、像放大率三者在光学上本来就是相互联系的,但不同情况下,主次关系不同。里面的光学原理是非常复杂的!
在矫正屈光参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围矫正期的视觉变化,验光时候的屈光度会变化,事实上是融合导致的视觉变化。我们矫正的几百例屈光参差远视性弱视患者中,90%的患者在矫正1-3个月内,出现屈光度变化,变化范围在50-度。这种变化主要来自于融合。之前是不等像矫正,人眼在不等像下,有一种融合模式。采用等像矫正后,人眼会修正融合模式,融合改变会导致眼位变化、晶状体状态变化等等,就会出现屈光度变化。
在矫正屈光参差的时候,特别是过去用框架镜矫正的,换用接触镜矫正的时候,由于双眼的融合的颠覆性变化,过去像大的眼变成了像小了,甚至会导致主视眼变化!主视眼转换也是弱视治疗中的常见现象。这样屈光度必然会出现很大的变化!正是极其正常的。
严重屈光参差是一种病,矫正的时候要有足够的人眼光学知识,至少对不等像、融合等基本人眼光学知识要有足够了解,否则遇到问题就会手忙脚乱。实在不行,就停下手,问问懂的人,不要硬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