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玩耍时歪头、看电视时斜眼、黑眼珠的大小似乎有点不对称……孩子有些“小动作”在家长看来是小事。
眼科专家提醒:千万不要认为这是正常现象,家长没注意到这些眼睛问题,很可能就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儿童青少年视力发育期内可以及时控制的眼部问题,即高发的近视、斜视和弱视。
近视防控
关键期在6岁前
案例01.Case1小D的爸妈既不让他看电视也不让他看手机,很自信孩子的近视防控工作做得非常到位,但是最近在吃饭时,家长发现小D老是眯着眼睛夹菜。在医院做了散瞳验光后发现小D居然真性近视多度。父母震惊之余表示无法理解。
真相
原来小D虽然不看电视和手机,但他的爸妈每晚都会让他读书背唐诗,又没注意用眼时间、距离和光线等问题,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对眼睛的影响和看手机是一样的。
0-6岁是眼睛逐步发育的关键期,5-6岁眼轴变化最快,通过检查孩子在这一时期是近视还是远视,以及远视储备如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孩子之后的屈光问题。
弱视治疗
3~6岁最佳,12岁后难愈
案例02.Case2小A在幼儿园时查出视力不好,爸妈以为是轻度近视,想等他大了再配眼镜,结果等到13岁,医院发现是弱视。这时,弱视问题已经影响了他的立体视觉,难以治愈,长大后将无法从事测绘、驾驶等精细性工作,甚至高考志愿选择、报考公务员都可能受限。
真相
视力不好有很多种情况,孩子早期要特别注意排查弱视这一原因。
3-6岁是弱视的最佳治疗期,通过科学的训练和治疗可以恢复视力;9岁以后治疗相对困难;12岁以后几乎不可能治愈。
弱视患者缺乏立体视觉、同视力和融合力,无法辨别事物的远近、高低、前后、深浅等,日常影响生活和学习甚至工作等人生选择。弱视的危害比近视还大,千万别把“弱视”当“近视”配镜。
斜视治疗
6岁前是治疗黄金期
案例03.Case3小C是个活泼可爱的小女生,但最大的问题就是她天生斜视。爸妈以为长大了自然就会调节好,也害怕麻醉手术会影响孩子的智力,结果一拖再拖。如今,小C上三年级了,学习成绩完全跟不上其他同学,还老被老师说小C上课不认真。
真相
斜视治疗除了要矫正眼位改善外观外,更重要的是治疗随之发生的弱视和恢复双眼视功能,如果没及时治疗,甚至会影响身形发育,尤其是脊椎发育。
6岁前治疗的斜视患者,双眼视功能可以经过训练恢复,此时治疗无需手术;6-12岁,相对困难一些;而12岁以后进行的矫正手术,只能获得单纯外观上的改善,因斜视而没能得到正常发育的视功能是无法恢复的。
普通验光≠医学验光医学验光是科学防控的前提。普通验光≠医学验光,孩子看不清也未必就是近视,全面、科学的筛查,才能让孩子看得清晰、看得舒适、看得持久。
事关孩子无小事,儿童青少年的视力问题更应该是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