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是弱视?
弱视是指在视觉发育期内由于异常视觉经验(如单眼斜视,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以及形觉剥夺)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下降,且眼部检查无器质性病变。
很多家长因孩子视力不好,医院检查眼睛都认为自己孩子是近视了,然而进行规范睫状肌麻痹后的验光结果显示并非近视,且通过眼镜矫正后孩子的最佳矫正视力仍然不能达到其同龄孩子应有的正常视力,对于这种孩子我们就怀疑其存在弱视或弱视倾向。胡集中心卫生院教您如何预防和发现弱视,给孩子一双慧眼,让他们看的更远。
弱视是由什么原因引起?
弱视为视觉发育相关性疾病,好发于0~6岁的儿童。儿童视觉发育的关键期为0~3岁,敏感期为0~12岁,双眼视觉发育6~8岁成熟。弱视的发病机制极其复杂,目前有两种公认的理论:①形觉剥夺:在视觉发育的关键期,进入眼内的光刺激不充分,使黄斑失去了形成清晰物象的机会。②双眼异常的相互作用:两眼视觉输入不等,使清晰物象与模糊物象之间发生竞争。在弱视人群中,两种机制可同时存在。
如何发现弱视?
家长对孩子的早期观察:
1看东西时经常眯眼,写字时眼睛离书本很近
2看东西时一眼注视,另一眼偏斜
3有歪着头看电视、黑板的习惯
4易看错行,注意力不集中,偶尔无故摔跤
5经常揉眼睛,频繁眨眼
6经常皱眉,拉扯眼角。
如有医院检查。同时,常规定期到小儿眼科专科门诊进行儿童眼保健检查是十分必要的。
医院的检查
视力
包括裸眼视力及最佳矫正视力。
弱视诊断时应参考不同年龄儿童正常视力下限:3岁≥0.5,4~5岁≥0.6,6~7岁≥0.7,7岁以上≥0.8。或两眼最佳矫正视力相差≥2行,较差眼为弱视。
屈光状况的检查
对疑似弱视的孩子,均需使用强效睫状肌麻痹剂慢散瞳后验光(俗称慢散验光),明确孩子确切的屈光度数,这是进行弱视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系统的眼部检查
包括散瞳后眼底检查,排除眼部器质性、病理性病变。
注视性质检查
明确弱视眼的注视性质,指导治疗。
斜视度检查
对有斜视的患者需进行斜视类型、斜视度检查。
双眼视功能检查
明确双眼视功能状态,评估弱视预后。
相关的一些实验室检查
如ERG(视网膜电图)检查、VEP(视觉诱发电位)检查。判断视神经及视觉传导通路疾患。
确诊为弱视后应该如何治疗?
弱视治疗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通常在6岁之前治疗效果较好,12岁以后治疗效果很差。弱视分为屈光不正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斜视性弱视,形觉剥夺性弱视及不明原因的弱视,应根据不同的弱视类型进行规范的、个体化的治疗。治疗弱视的基本策略分三步:消除形觉剥夺的原因、矫正在视觉上有意义的屈光不正及促进弱视眼的使用。
1消除病因对于先天性白内障、角膜混浊、严重上睑下垂等器质性病变引起形觉剥夺性弱视的儿童,需先手术治疗原发病,消除形觉剥夺的原因。斜视性弱视的儿童,根据斜视度检查,及医生判断,需进行斜视矫正手术的也应先手术治疗斜视。2屈光矫正精确配镜,矫正高度近视、远视、散光,是视网膜成像清晰,从而促进视觉功能的不断发育。
3遮盖治疗对于单眼弱视者,在消除病因及精确配镜的基础上,遮盖健眼,强迫弱视眼的使用,可促进弱视眼的视功能发育。具体遮盖处方由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如年龄、弱视程度、依从性等综合考虑制定。
4光学药物疗法部分患儿不接受遮盖治疗者可通过压抑膜或散瞳药等方法达到类似遮盖治疗效果。
5视功能训练即弱视训练。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对于视力提升不明显或就诊年龄较大的孩子,可选择合适的弱视训练仪作为辅助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治疗进度,以缩短疗程,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间。
注意事项
临床上弱视治疗失败的患者往往存在就诊年龄大,治疗依从性差,及因治疗周期长导致中途放弃等问题。弱视的治疗是一场持久战,家长必须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消除焦虑情绪,积极配合医生尽早开始规范的治疗。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1:坚持治疗,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要求。包括监督患儿坚持长期戴镜、进行有效的遮盖及规范进行弱视训练。2:定期复查。定期带患儿回院复查,让医生及时了解病情,随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疗效。3:对患儿进行心理疏导。包括耐心教导患儿遮盖的重要性,治疗过程中给予孩子适当的鼓励,及耐心引导陪伴患儿进行弱视训练,避免患儿产生抵触情绪。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