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国内著名小儿眼病及斜弱视专家——岳以英教授来到成都,不少小朋友、大医院,排队找岳奶奶看斜视。在岳奶奶的细心检查问诊后,不少孩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
小普妹希望能通过这几位小朋友的斜视治疗经历让大家更了解斜视的治疗。
让我们先来看看几位小朋友的斜视经历:
小艺,3岁,半年前,被家人发现注意力不集中时双眼外斜视。
小霖,3岁,年春节期间,被家人发现左眼向上斜视,头向右肩倾斜。
小羽,3岁,出生3个月后被家人发现左眼上斜视、头向右肩倾斜。
小航:6岁,一个月前被家人发现写作业时习惯性歪头。
小杰,9岁,三岁时被家人发现小杰喜欢把头倒向右肩,医院就诊,诊断为上斜肌麻痹。从外观看,右眼黑眼仁向上。
看了这几个案例,你肯定会问,斜视是不是容易盯上幼儿?
医生说:并不是的,斜视没有明显的发病规律,有的成年人也会因外伤或某些疾病突发斜视。但是如果有家族斜视史,即使宝宝出生后没有斜视的明显症状,也应该在2岁时带孩子到专业的眼科进行检查。
也许细心的你还会注意到,这几个孩子都是在出现斜视后没多久,就被家人发现了。那么是不是斜视早期是很容易发现的呢?
医生说:眼位不正的斜视很容易发现。但是,有的孩子并没有这些现象,这类家长们往往会反馈,孩子走路时容易磕碰和摔跤,这类孩子是因为斜视导致的立体视缺失,没有空间距离感。还有的孩子畏惧强光、眯眼。所以,如果孩子有这样的现象,建议找眼科医生检查。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岳教授为这几位小朋友制定的诊疗方案
小艺,诊断为间歇性外斜视,建议手术治疗;予以外斜矫正术。
小霖,诊断为左眼上斜肌麻痹,建议手术治疗;予以左眼上斜视矫正术。
小羽,诊断为左眼上斜肌麻痹,建议手术治疗;予以左眼上斜视矫正术。
小航,诊断为左眼外隐斜7°,建议配镜;予以配镜矫治。
小杰,诊断为双眼上斜肌麻痹,建议手术治疗;予以(双眼)上斜视矫正术。
除小航外,其余四个孩子都需要通过手术矫正斜视。
你会好奇吧,斜视一定要做手术吗?
医生说:我们在选择治疗方案的时候,要给孩子做很多检查,会尝试给孩子配镜并随访观察效果,如果戴镜后一段时间仍达不到矫正效果的,或者初诊就诊断出需要手术的,比如上斜肌麻痹(表现为歪脖子)、外斜视,则会建议手术。目前来说,手术是矫正斜视更有效的医疗干预手段。当然手术对孩子本身也有一定的要求,要求孩子能配合检查,如果孩子太小不具备清晰的表达能力,导致检查结果不准确的情况,这种状况下我们医生也只能建议家长再等等。
斜视是非常复杂的眼科亚专科,斜视的分类很多,形成的原因也因人而异,因此,对医生的要求非常苛刻,所以,你所患的斜视该如何治疗,除了详细的检查和问诊外,医生的经验技术更加关键。岳以英教授,国内知名斜弱视专家,普瑞眼科集团儿童眼病与视光技术总监,40年小儿斜弱视专科从业经验,常年不辞辛苦飞往全国各地接诊,遇到的疑难杂症不计其数,为疑难斜弱视诊治积累了丰富经验。
除了以上几个问题,岳教授认为,以下的这些信息,也是你需要了解的,斜视影响的不只是孩子的外观
外观孩子歪着脖子、侧脸视物,时间长了可能影响面部、脊柱的发育,常见的孩子身高发育迟缓。
视功能儿童斜视影响视功能发育,如缺失立体视,内斜视还可形成弱视。很多在幼儿时期出现斜视却没有受到干预的成年人,即使做手术也只能是改善外观,视功能再也恢复不了。
行为斜视影响了视功能,孩子平衡性差、对物距判断不准,可能经常发生磕碰、摔跤等。
心理有着外观改变的斜视患儿往往惧怕和同龄人相处,不愿意上学,易想成孤僻、内向、敌对等不良心理状态。
读到这里,小普妹相信,你已经知道了,斜视对于孩子的影响大于你过去认知的外观影响。斜视的治疗因其病因复杂性,表现各不相同,是非常考验医生经验、技术的。如何发现斜视,并在发现后选择好的时机、好的医生治疗斜视非常关键。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