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疗法
1、体针疗法:这里是指用毫针在体表的穴位上进行针刺,从而达到治疗近视目的疗法。
a.治则:调节眼部经气,多以近取与远取相结合。
b.处方:常用以下4组穴位:承泣、合谷;睛明、光明;四白、风池;翳明、足三里。
c.操作方法:以上4组穴位交替使用,每日针刺l组,10日为1个疗程。眼区穴宜轻捻缓进,退针至皮下时速取出,随即用棉球按压1分钟。远端穴可用捻转或提插法,间歇运针。留针20-30分钟,其中风池、翳明两穴针感以扩散到颞侧及前额或眼区为佳。
附:现代各家治法选摘
近视处方
承泣(为主),翳明、风池(为配)。{葛书翰等.中国针灸针刺治疗近视眼例疗效观察。}
操作方法:用50号1.5寸毫针,在承泣进针,以30度角向睛明方向针刺,当刺入1寸左右,眼区周围有酸胀感或流泪时,轻轻捣刺3-5下,然后留针10分钟。针刺时手法要轻,不宜大幅度捻转提插,出针时用棉球压迫局部1-2分钟,以免出血。翳明、风池二穴用28号1.5寸毫针,刺入8分左右(不可深刺),取得针感后留针10分钟。每日针1次,10次为1个疗程。每次治疗前后,均在相同条件下进行视力检查。
结果:①近期疗效:例患者年龄均在20岁以下,共只眼;其中治愈例,只眼,约占21%;显效例,只眼,占29.5%;好转例,只眼,占40.8%;无效例,只眼,占10.5%。②远期疗效:对痊愈的例,只眼针后半年至2年进行随访观察,保持视力眼数只,占48.1%;视力减退72只,占34%;退至治疗前水平58只,占17.4%。
邱茂良主编的《中国针灸治疗学》将近视的体针治疗分为2型。
气虚神伤型
a.处方:心俞、神门、关元、睛明、承泣、攒竹。
b.加减:食少,加足三里;便溏,加脾俞;头目昏眩,加百会。
c.操作方法:睛明、承泣二穴以平补平泻,不捻针,不留针,或留针50分钟。攒竹向下斜刺透睛明0.5-1寸,或横刺透鱼腰1-1.5寸,施以平补平泻法。余穴均为补法,且针后加灸。
肝肾亏虚型
a.处方:光明、风池、肾俞、肝俞、睛明、承泣、攒竹。
b.加减:脾胃虚弱,加足三里、三阴交;心悸失眠,加神门。
c.操作方法:睛明、承泣、攒竹三穴的针法参见上述气虚神伤型。风池向对侧眼球方向进针1-1.5寸,施以平补平泻。余穴均用补法,且针后加灸。
梅花针疗法
梅花针是一种多针浅刺的针具,由5枚不锈钢针固定在针杆一端形成。梅花针疗法是指采用梅花针这种针具,叩敲相应区域或穴位治疗近视。本法具有刺激面广、刺激量均匀、使用方便等优点。
方法一:①用梅花针叩打眼眶周围,密叩3-4圈,叩击手法以轻叩打为宜。②用梅花针在眼部及其周围穴位上叩打数下,如睛明、攒竹、鱼腰、太阳、四白及风池等穴,眼穴以轻叩为宜,风池以中叩为宜。③用梅花针在脊柱两侧从上至下叩打各3遍,以颈椎两侧及其背部各俞穴为主,以中叩为宜。
方法二:主穴为正光(攒竹与鱼腰二穴的中点,眶上缘下方),配穴有风池、大椎、内关。用梅花针叩打上述穴位30下左右,中等刺激。隔日1次,15次为1个疗程。
耳针疗法
是指用毫针或其他物质刺激耳部穴位,以达到防病治病的方法。耳针疗法将脏腑学说、经络学说与耳郭上广泛分布的反应点相联系,以此来治疗全身病症。近视的治法如下。
取穴:主穴有心、眼、肝、肾,配穴有目1、目2。
操作方法:①采用毫针,一般留针30分钟,中等刺激,留针期间可间隔捻针。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两疗程间宜休息3日。②采用王不留行置于胶布上,压上述穴位的全部或搭配选用,每日早晚按摩1次,每穴按1-3分钟,治疗5-7日。休息1日后再进行上述治疗,2次为1个疗程。每2个疗程间休息3日。
上述针刺疗法,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尤其对假性近视及近视初发者效果较好。但应注意:①为获得持久疗效,须注意用眼卫生,并坚持视功能训练,如做眼保健操,每日坚持向远方注视2次,每次15-30分钟。②针刺眼部及其周围穴位,有时会碰及微小血管,引起眼睑部血肿及球结膜下出血,甚至刺伤眼球,导致眼内出血或外伤性白内障等病症的发生,故针刺疗法应当请有经验的针灸医生进行。
推拿疗法:详见第问。
第问.针灸为什么能防治近视?其针法有哪些?福盛康
一家专注视光教育与仪器研发的企业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