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隐性斜视
共同性斜视
麻痹性斜视
斜视治疗
治疗斜视
斜视性弱视

第十章同事

1

楠汀醒来时是带着失望和些许气愤的,说好的另一个空间呢?

从刚刚睁开眼到现在,对于昨晚睡着以后的记忆几乎是一片空白。也就是说,昨天他有一个超高质量的好睡眠。这事要是摊在失眠患者身上,那可是要喜极而泣的敲锣打鼓奔走相告的。可是对于楠汀而言,他急于再次通过相同的方式,搜集更多的信息去验证昨天得出的结论是否属实,然而现实总是爱开玩笑,你越想得到什么,它偏偏就越不满足你什么。

没有达成心意的楠汀,就像愿望没有被满足的孩子一样,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手机里的信息翻来翻去也就那么多,电视里的你情我爱、阴谋诡计也是虚假的索然无味。

坐着闲闷得慌,站着又累得腰酸背痛,就只有躺着的感觉还稍微舒服一些,可光瞪着两眼傻傻的盯着天花板,又感觉很是浪费生命,这可还真让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2

最后,楠汀决定还是顺其自然好了,其实他也只能选择顺其自然,总不能就这么让自己无聊到发疯吧。

对于一夜无眠这个问题,他也找过原因,或许是因为神经太紧张或太刻意了,反而会适得其反,也难说昨晚是因为喝的太多,大脑被灌醉了,才没办法感应到另一个世界的信号。然而无论他怎么努力的去分析,最后得出的结论也仅限于“他觉得”、“他的分析和想法”,不具有任何实际意义,而且他也开始觉得这么毫无意义的、无休止的猜测有些厌烦了。

耗费了那么久的脑细胞,此时的楠汀才意识到已经饿的胃都快被消化没了。于是,随便梳洗了下,套了件灰色的卫衣就出门找吃的去了。

3

自从得到了那个黑色的密码箱后,楠汀便随意找了个借口办理了辞职手续,并且以最快的速度找了家中介,把一直居住的那套小公寓转了手,因为公寓是在市中心的核心地段,需求量大,他出的价又比市价还低一些,所以很快就出手了。

现在他住的地方,是离市区较远的一个别墅区,选在这里,一是因为这里的人流量小,住户彼此之间的来往基本为零,不会太引人注意;二是住在这里的多数都是非富即贵,平时只当来这里度假,偶尔会回来住几天,这样,就算房子长时间空置也不会显得太奇怪;还有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在这里他几乎没有可能会遇到熟人,也基本不会有人能联想到他可以住在这么高大尚且不怎么接地气的地方。

这所谓的高档社区,绿化面积几乎达到了70%,幢与幢之间并非规律的排列着,而是散落在各处,仿佛都是隐居在深山老林的原生态居民一般,每一幢都根据主人的喜好设计成独有的风格,不知道这是一个别墅区的人,甚至会误以为这里是一片没有归属权的林地,谁想在这里盖房子就可以随便划出一块地占为己有,因为他们实在分布的太不规范了。

虽然看似很散乱,但是只要有心的人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个小区的安保措施和管理都是相当严苛的,看似开放式、实则无处不在的电网、报警设备和摄像头,把整个别墅区笼罩在实时监控、一级防护的状态里。

4

楠汀以前从未想象过,自己有朝一日会住在这如梦似幻的世外桃源里,此时的他静静的躺在屋后泳池旁边的草地上,潺潺的流水顺着假山一层层的滑入泳池,大大的遮阳伞为他挡去了正午独有的刺人的紫外线,只留下暖暖的温热,清凉的微风时不时拂过他的每个脚趾,另他打心底里生出了一股清爽和愉悦的快感。

许是饭饱神虚,又或是心情舒畅、时光惬意,伴着水流的声音,楠汀的意识渐渐模糊,不多一会便沉沉的睡了过去。

5

再次醒来的楠汀,正坐在曾经的办公室里。熟悉的环境、熟悉的气氛、熟悉的同事;在这间办公室里,最神奇的事情莫过于,每个人看似都像忙碌的蚂蚁一般,把整个身体尽量低的埋进桌上一叠叠公文堆里,可却听不到任何翻动纸张和书写的声音,五六个人一间的办公室出奇的安静,如果有谁突然说一句话,都能把其他几个人吓一跳。

那会有人要问了,埋着头在干嘛呢?难道他们不用做事么?

不知道有没有朋友有类似的经验,当你不想工作的时候,又怕老板悄无身息的突然出现在办公室门口,看见自己没有在勤奋的劳作,那会有多伤感情!

于是,想偷懒的朋友,通常会拿一份尚未完成或者已经完成的资料放在面前,然后开始肆无忌惮的玩手机、上网找乐子,反正老板一出现,脸不变色、心不跳、目不斜视、身不动,双手左右开弓,一手按手机键锁屏,一手按电脑键盘ALT+TAB,一切就都变得那么顺其自然,理所当然了,上司与下属的关系依然还是那么的和谐与美好。

所以,办工桌前埋头的不一定在苦干,飘来荡去的不一定就游手好闲,全凭boss的格局和慧眼(想创业的朋友可要做好练就一副火眼金睛的觉悟啊)。

那问题又来了,难道公司严格的、层层选拔出的员工都是如此敷衍和混沌的么?甚至还不如打扫卫生的阿姨来的有责任感和踏实?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公司之所以要招人,就是因为有很多事情需要相应的专业人士来负责完成,越正规、越要求效率的公司,对人员的需求和分派也越精准和明确,工作强度也会更大。

楠汀曾经所在的公司,虽比不上世界五百强,但也不至于可以清闲至此。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就是环境很容易改变一个人的品行,只是这里恰好颠倒了,环境被一个人改变了。

6

当年,楠汀抱着十万分的热情进入了这家公司,他坚信只要踏实肯干又好学,一定会越来越好。小人物有小人物的梦想和追求,当时的他就曾幻想过,只要在这个公司好好干,一定能得到上司的认可,大锅有米小碗不愁,到时候给父母买大房子、结婚生一堆娃,过上小资的生活绝对不是问题。

公司整夜整夜的加班他从不抱怨;一个星期五天当空中飞人去不同的地方培训,他觉得很充实;被派到外地一年半载的做技术支撑他很开心,被认同的满足感和付出的充实感大大覆盖了疲惫和劳累。不管多累、多疲倦,他都觉得值得,因为他相信,只要努力,面包和牛奶总是会有的,只要肯吃苦,就能朝着自己梦想的生活一步步迈进。

在外派的一年多时间里,没有家人、没有朋友、没有恋人,为了排解孤独和寂寞,他利用充足的业余时间,凭借自己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工作中积攒下的经验,反复试验后,开发出了一款新的小型技术专利,这让他很是兴奋。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他把这一成果告诉了办公室里和他关系最好的同事杨鸿军,为了表示庆祝,他们视频通话了许久,甚至隔空对饮到夜半三更,此时的楠汀是意气风发的,有成功的喜悦、好友的分享和美酒的滋润。

楠汀是个做事比较严谨的人,毕竟出差在外,工作资源有限,他思来想去,决定在最终定论之前,还是请杨鸿军协助自己在总部做最后一遍全面测试。

然后,就如同所有的狗血剧情一样,当楠汀回到公司的第一时间,便跑到分管领导办公室,想把这个小惊喜向领导做个详细的讲解。当他才开了头,领导便打住了他的话题,并告诉他,这个技术成果在三天前,已经由杨鸿军向总公司领导申报过了,得到公司高层一致认可,并在集团内部做了全面通报表扬。

这个消息无疑像一记闷棍砸的楠汀头昏脑胀,目眩耳鸣,半天没缓过劲来。

杨鸿军,那个曾和他把酒言欢、诚挚祝福、协力帮助的同事兼朋友,此刻正被楠汀揪着衣领按在办公室的墙上,周围的同事试图将他们分开,曾经看似无话不谈的办公室好基友,如今为了什么闹翻,这让他们很不解,也不想去了解,毕竟背后的原因着实不如现在的架势来的新鲜刺激。

杨鸿军似乎早有了心理准备,摆出一副要英勇就义的姿态,闭着眼等着楠汀即将要砸到脸上的那一拳。可等了很久,那一拳并没有如期而至,狠命揪着衣领的手却不知何时已消失的无影无踪。

楠汀放弃了那一拳的机会,他并非不气,只差把牙龈咬碎了再吐杨鸿军一脸,这一年的努力,就这么稀里糊涂的转为他人手,他不甘心,理智告诉他,即便那一拳下去,也不会改变既定的现实。不可否认,杨鸿军并非没有本事,只一次全面的测试,就可以把整个技术的要点看透,并且做出一套详细的方案向领导汇报,只是这样的聪明利用的并不合适。楠汀的性格除了从此陌路,也再无他想,谁年轻的时候还没有个哑巴吃黄连的时候呢,只是这个新技术确实投入了楠汀太多的精力和寄托,一夜之间就这么转嫁他人手,说到转嫁,那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段时期正是楠汀的女友黎准备转嫁他人妇的时候,此刻受到双重打击的楠汀再没有多余的力气去争辩什么,如同行尸走肉般熬过每一天。

7

自打新技术被通报表扬后,杨鸿军便一跃而成了公司高层的新宠,不知是他原形毕露了还是人格膨胀了,曾经给人随和、老实的感觉突然消失殆尽。

办公室里那个新来的大学毕业生,他曾经亲切的称呼小陈妹,而如今,他已俨然变成了小陈妹的独家领导,每天工作八小时,平均有6个小时可以听见他宗气十足的呼唤着“小陈,今天的报纸来了么?”“小陈,帮我泡杯咖啡,不加糖少放奶?”“小陈,XX文件你知道在哪么?”“小陈,去把那几盆花浇一下水”“小陈……”,小陈头发的数量慢慢的和她听到自己名字的次数形成反比,脸上的皱纹倒是少了不少,因为再也没见她笑过,没过多久,办公室里就再没听见“小陈”的名字,因为她被辞退了,名目是“实习考核不合格”,理由是“不能很好的、及时的完成领导分派的工作;上班期间不能合理安排工作计划,效率低…………..(不啦不啦)”,其实小陈在上班期间基本也没清闲过,她一直在努力完成着被指派的各种事情,只不过她毕竟才毕业没有工作经验,混淆了轻重缓急的关系,大部分的上班时间,她都奉献给了指使她的人,哪还有多余的功夫来完成真正的领导安排的事情呢?!

办公室的老实人关sir,看在眼里,也曾在心里为小陈报过不平,不过他始终坚信“各人自扫门前雪”的高论,他可是这里的老员工了,自然分的清楚什么是他该做的,什么不是他负责范围内的,他是个很有责任心的人,只要是他负责的事情,绝对做的完美无缺,因为他很享受当boss拿着他精心整理出的计划书时那转瞬即逝赞赏的神情,比征服世界还要让他满足,他可以依赖这种感觉维持一整个星期的好心情(当然中途出现的不好的情况引起的情绪不稳除外)。同理,对于工作职责范围之外的事情,关sir只有一种表情和一种回答,面无表情和无话可答。

然而,杨鸿军似乎并没有打算放过这个老实人,自从小陈被辞退了以后,杨鸿军就开始特别关心关sir。每当上面安排了新任务给关sir,杨鸿军都会第一时间积极主动的来到关sir身边,就像过年过节领导们下乡拜访独居或退休老人一样,殷切且具体,唯一的差别就是一个红包的距离。

一开始关sir还会很随和的迎合他,毕竟人家现在是高层面前的红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是后来他发现事情远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因为每次开会向领导汇报工作的时候,杨鸿军总能自然又快速的从他手里顺过汇报材料,然后恰到好处的抢在他开口之前,开始向领导汇报。关sir也曾反抗过,有几次他终于抢在杨鸿军开口之前说话,但由于全部精力都放在了近乎于过关抢答似的开场上,以致于虽然抢到了开口的先机,但由于过于紧张反倒变得脑袋一片空白,无话可说了,结结巴巴的哼出了两个字,就在气氛越来越尴尬,领导的脸色变得有点不耐烦的时候,杨鸿军便恰到时机的,摆出一副疼惜下属的架势,像个无名有实的上司一般,优雅的拿过关sir手上紧攥的材料,缓缓开口,消除窘境。

经过了几次暗里交手后,关sir终于无可奈何的感叹了一句“这是要投入多少心机才能见缝插针的精准明确、不着痕迹”。

虽然有一肚子怨言,但老实如他,也不想同事之间出现什么不和睦的情况,既然不抗争,那就消极怠工吧!从此以后,杨鸿军对于关sir的







































首席权威白癜风专家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权威


转载请注明:http://www.zouluxieshi.com/yxxs/1210.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