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阿尔贝视商学院
眼镜店问答(一)
1、什么是假性近视?
假性近视是一种因为过度看近,眼睛的睫状肌发生痉挛而表现出的近视状态。用药物解除睫状肌痉挛(俗称散瞳)后露出真实面目:远视或正视眼的,叫假性近视。如散瞳后仍谈近视,即为真性近视。
有人说:近视都经过一个假性近视——半真半假性近视——真性近视的阶段;也有人说,度数低就是假性近视。这些都属于不科学的说法。
假性近视可以用散瞳药物治愈,多用“双星明”,每晚点两次,用药后5-10小时作用就可消失。因为瞳孔散大影响学习或工作,所以白天不能用。
家长们不要这样想:我的孩子是假性近视,不急配戴眼镜。据临床观察发现,假性近视的发病率其实很低,不足0.2%,绝大部分是真性近视。所以当孩子的视力下降后,一定要尽快检查处理,最晚不要超过半年。
2、什么叫屈光不正?
所谓屈光,就是光线进入眼内后不再直线前进,而是发生偏折,这就叫眼睛的屈光。
无调节时,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偏折后,聚焦在眼底上,叫正视眼;聚焦在眼底前或后,叫非正视眼。聚焦在眼底前,叫近视。聚焦在眼底后,叫远视。不能聚成焦点,叫散光。
近视、远视、散光统称为屈光不正。
3、家长不近视,孩子为什么近视了?
因为近视的发生既有遗传因素,又有环境因素。不能因为家长都不近视,就忽视孩子近视的预防。
低中度近视,遗传和环境作用约各占一半。病理性高度近视有更大的遗传倾向:如父母双方都是病理性高度近视,儿女100%高度近视。
18岁以前身体快速发育,容易近视,近视后也容易快速发展。积极应对,安全度过危险期后,再近视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对于每个人来说,他的遗传因素已经确定,无法改变。能够改变的是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中,用眼卫生习惯是最主要的。相比之下,饮食和微量元素缺乏的影响就很小了。
4、座次前后对学生近视有影响吗?
有的家长担心,我们的孩子座位靠前,是否容易近视?其实,距离黑板最近的位置与最远的位置相差约6米,这时,正视眼需调节的度数只相差38度,差别很小。但写字时,眼睛距离书本40厘米和20厘米两种情况时,正视眼需调节的度数则250度,差别很大。近视眼戴上眼镜,相当于正视眼。
调节是近视发生发展的主要原理。近视与座位前后关系很小,而与写字姿势密切相关。
5、学生座位靠墙会导致斜视吗?
无论靠墙或居中,学生只要头部面向老师,两眼视线距离都是一样的,就不会导致斜视,也不会伤眼。
6、多大岁数近视就不再发展了?
到身体发育停止后,即23岁左右,85%的近视不再发展了。超过600度的近视,何时不再发展,尚无一致的研究结果。
7、手术可以根治近视吗?
近视眼手术使用激光在角膜中央进行磨削,通过改变角膜屈光力而提高视力,消除戴眼镜的烦恼,满足参军等特殊需求。国内外经过十几年的观察,未发现严重的并发症。但要提醒一下:手术仅仅是一种矫正,而不能阻止近视的发展,更不能减少近视并发症(如视网膜出血、变性和视网膜脱离等)的发生。正是这些并发症,导致视力的严重损害。激光手术只能矫正而不能根治近视,千万不能因此放松对近视的防治。
8、哪些人更需要高科技的验光?
(1)学习特别紧张的。初中高中学生,容不得半点分心,不该再拿出经历对抗眼镜带来的干扰。一付好眼镜就像一个特别顺手的工具一样,可以促进学习。
(2)有散光的。如果散光的轴向矫正错误,就会产生新的散光,更加不适。
9、验光的科学性在哪里?
(1)视光科学博大精深。在美国,八年的视光学博士毕业后才有资格验光。而我国在2003年1月1日,之前全国只有一个视光学博士。这说明,我们国家的视光学有无限的发展前途。更说明,视光科学博大精深。
(2)眼睛舒服是验光科学性的体现。一副眼镜,达到清晰的视力并不困难,让眼睛感觉舒服就需要技术了。舒服是健康的表现,是合适眼镜的要求。要为健康而验光,不只为看清而配镜。眼镜被称为光学药品,验光就相当于大夫诊断疾病而出具处方的过程。能否保护眼睛,验光是根本。验光准确,好眼镜才起好作用。验光不准确,眼镜贵贱都伤眼。
10、合格眼镜与合适眼镜有何区别?
经国家的整治,眼镜的合格率已经很高。但眼镜单纯合格远远不够,更要合适。
合格指眼镜的实际度数与处方度数符合、光学中心位置达标。但这处方是否与眼睛相符,才是关键问题。
合适指眼镜的度数与眼睛的度数符合,是验光技术要求。合适眼镜的三要素:清晰的视力\舒适的感觉、持久的用眼。即长时间用眼后仍然清晰舒适。如果跟你说,这付眼镜对你不合适,给你100元钱你也不会戴,但不少人却自己花100元甚至更多钱去配不合适的眼镜,实在让人焦心。
11、视力差不戴眼镜有何影响?
(1)影响学习。
老师在课堂上讲课,既靠口头语言,又靠体态语言。学生视力下降,看不清老师的眼神、口型等面部表情,看不清黑板字迹,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影响学生与老师的交流与互动。
(2)影响心里健康。
视觉心理学证实:视力下降会导致压抑、郁闷、烦躁心理,对需要良好视力的活动兴趣降低,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造成危害。也不利于成年人的心理健康。
(3)影响交往。
与人交往,眼神的交流至关重要。视力下降后,远则不认人,近则看不清对方的眼神,不能及时快速反应,显得迟钝。
(4)近视发展更快。
眼底上模糊的物象,促使近视发生发展,这已经成为国际眼科界的共识。不配眼镜近视发展更快。
总之,视觉质量是生活质量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视力下降,生活质量也会大打折扣。
12、近视后,多大度数就该配镜?
学生视力下降,确诊为真性近视后,不管度数大小只要影响学习,就该配戴眼镜了。
13、眼镜要常戴吗?
合适的眼镜要经常戴。不合适的眼镜,戴的时间越长,对眼睛的伤害越大。
看远、走路、骑自行车等一定要戴眼镜,对近视的发展肯定能够起到控制作用;又利于安全。
我们常说,心明眼亮,眼亮心也明。戴上眼镜,视力好,能够清清楚楚地感知这个世界的丰富多彩,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教育,对成年人的心理健康也有益处。
14、眼镜戴上就摘不下来了吗?
戴上眼镜也能够摘下来,只不过视觉质量下降了,生活质量下降了。试想,有谁担心吃上馒头摘不下来而天天吃地瓜干呢!眼镜摘不下来是不愿意降低生活质量的缘故。另外,眼镜不像毒品,不成瘾。还有人担心,本来是假性近视,戴上眼镜就成真的近视了,因此不敢戴镜。这不需担心,正规的眼镜店都有排除假性近视的具体措施。
15、为什么眼镜越戴越厉害?
这是因为近视发生发展的根本因素没有去除。根本因素就是,过度近距离用眼。那么,不戴就好了吗?不戴更厉害!全国视光学权威、温州视光学院吕帆教授研究证实,近视后不戴眼镜发展会更快。
16、戴眼镜后眼睛变形吗?
长期戴眼镜并不会逼迫眼睛变形,不必担心,但长戴眼镜的人摘下眼镜后,他们或他自己发现他的眼睛变形了,看上去很别扭,这是怎么回事呢?原因是:
因视力差而心烦、反应慢而显得目光呆滞,不灵活;
想尽力调整调高视力,而出现皱眉、眯眼等表情;
戴着眼镜和不戴眼镜,眼睛形状不一样。因为透过近视远视镜片看到的物体都是变形的,度数越高,变形越厉害。
17、变形眼镜更伤眼睛吗?
回答是肯定的。一副合适的眼镜,除了准确的验光与精确的加工以外,配带前还要经过仔细的调对,目的是使镜片的光学中心与瞳孔中心重合,使光线准确聚焦在视网膜黄搬出。
有些人戴的眼镜,两镜片一高一低或偏向一侧,镜片的光学中心偏离瞳孔,产生棱镜效应,看东西偏斜;有些人戴的眼镜扭曲变形,两镜片离眼睛的距离不等,产生不同的光学效果及斜向散光,看东西扭曲变形,这些都是引起视觉疲劳的重要原因。时间长了,必会伤害眼睛。
18、树脂片与玻璃片哪个更好?
有人觉得树脂片的光学性能不如玻璃片,只是因为玻璃片太重,不得不戴树脂片。实际上,树脂片完全能够达到玻璃片的光学性能。又因为树脂片抗冲击性好,保护眼睛,所以西方发达国家有关法律规定,18岁以下青少年在配镜时必须配树脂镜片,以避免由于镜片破裂造成意外伤害。
19、如何保护眼镜?
正确养护眼镜就等于保护眼睛。
首先,要双手摘戴眼镜:很多人单手摘戴眼镜,样子很潇洒,眼睛却受苦了!因为这样会导致两条眼镜腿外张角不一样而伤害眼睛。
其次,天热时,切勿将眼镜放在汽车内,收阳光暴晒;也不要戴着眼镜洗桑拿浴。因为高温会使镜片膜层破裂。
第三,一定要把镜片擦干净。不论你的镜片多高级,如不擦干净就比市场上最不合格的镜片还伤眼。要用专业的超细纤维镜布,切不可随意使用衣角或纸巾擦拭。
第四,若眼镜变形,应及时去眼镜店整形,不要自己随意调整,特别是两镜片之间的弯度。
第五,折叠镜框时要先从左边进行,因为大多数镜架都是按照从左边开始折叠设计开始的。如果先折右边的话,会较费力,也易造成镜框变形,断裂。
20、隐形眼镜有何优缺点?
隐形眼镜的优点:视野范围大,适合运动时配戴。两眼度数差别较大时,最适合配戴隐形眼镜。因为戴框架眼镜时两眼物象差别大,大脑无法适应。
缺点:有散光时,隐形眼镜不能补偿,成像质量不如带散光的框架眼镜。
另外,嫌戴框架眼镜麻烦的,不要配戴隐形眼镜。因为戴隐形眼镜更麻烦,需要每天认真清洗,决不可过夜配戴。否则,易出现角膜缺氧,导致角膜炎、角膜溃疡等严重后果。
总之,懒人不宜戴隐形眼镜。
眼镜店问答(二)
1、什么叫弱视?
眼底神经细胞,长期得不到清晰物象刺激,视觉潜力没有挖掘出来,最好矫正视力低于0.8,称为弱势,英语叫Lazy eye(懒眼)。弱势多因儿童远视引起,发病率可达2-4%,并常伴有内斜视。危害是:视力差,没有立体视,对生活工作影响很大。
2、如何防治弱视?
防治弱势的关键是早发现、早治疗。
2-3岁是最佳治疗期;9岁前要求基本治好;12岁以后治疗不再有效。所以,家长药学会观测婴幼儿视力,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治疗上,验光配镜必须规范,使眼底清晰成像,刺激懒惰的神经细胞,激发活力,达到治疗目的。弱势治疗期长,需要持久战,所以家长的重视非常重要。
3、如何观测婴幼儿视力?
(1)多远的物体,能引起孩子的注意?据此可判断婴幼儿视力。
(2)遮盖孩子其中一眼,如果孩子不让遮,并试图拽开你的手,或哭闹,说明这一眼视力明显好于另一眼,应当去看医生。
4、“斗眼儿”是怎么回事?
两眼向内聚拢,就是内斜,俗称“斗眼儿”,常见于儿童。
几乎所有人出生后都是远视,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球逐渐增大,向正视发展,这称为眼睛的“正视化”。发展过头,成为近视;发展缓慢,仍是远视;远视度数仍较大时,可出现远视性内斜视,而且必须伴有弱势。
发现“斗眼儿”后,家长不要以为孩子长大就好了,应尽快找专业眼视光医师进行屈光不正检查和治疗。5岁时如得不到及时治疗,将终身没有双眼高级视觉功能
1、近视能致盲吗?
近视眼影响报考志愿和职业选择,生活中有很多不方便,最严重的是,近视可以致盲。主要发生在那些近视发展太快和超过500度的人身上。这是因为视网膜受牵拉,血液循环不畅和营养障碍,导致近视并发症的发生,如视网膜出血\变性和视网膜脱离等。就是这些并发症导致了盲和低视力。
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3,成为低视力;低于0.05,成为盲。盲和低视力称为视力残疾。1987年全国残疾人抽查,1万人中,因为屈光不正和弱势(主要是近视)导致的视力残疾就有9人。
2、为什么要强调近视的危害?
因为绝大部分人不怕得近视,甚至有的孩子渴望近视。要想有效预防近视,必须明确近视的危害。
3、为什么说良好的用眼习惯是近视防治的根本?
孩子近视了,家长们首先想到的多是如何去治,到处求医,渴望有一种办法能彻底治好近视,且不再复发,即使花上一万两万的也行。但是,目前国际国内眼科专家们还没有发现一种办法能治愈近视。即使有办法治好近视,如果中小学生仍然低头写字,躺着看书,痴迷电视电脑,就会再近视。所以,近视防治的根本是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4、视疲劳有哪些表现?
眼睛疲劳,不爱看书,医学上叫阅读障碍。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头痛流泪,头昏脑胀,视物模糊,错行、字迹重叠,有人还出现瞌睡,甚至恶心呕吐,这些可能是视疲劳的表现。有的被误诊为神经衰弱。有一个刚上大学的女生,经常眼胀头痛,医院做CT检查,都查不出毛病,无法坚持学习。而验光换了副眼镜后,所有的症状就全部消失了。孩子恢复了正常的学习,家长非常感激。学生如有累死症状,早晨醒来时舒服,三四节课加重,就该检查一下你的眼睛了。
视疲劳不是急性病,是慢性消耗,易被忽略,应该引起重视。
5、写字姿势与“减负”有什么关系?
写字时,眼睛离书本30厘米,眼睛需要调节330度,眼球内传20三棱镜度;眼睛里书本10厘米:调节1000度,内转60三棱镜度。也就是说,10厘米看书写字一小时,眼睛的疲劳程度是30厘米的六倍。你说,抬头写字是不是减轻了眼睛的负担:眼睛不累了,近视是不是得到控制了?眼睛的调节和集合是由大脑支配的,抬头写字也减轻了大脑的负担。所以说,正确的写字姿势可以减轻眼睛和大脑的负担。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控制了近视。
另外,弯腰低头写字,胸廓受压,呼吸不畅,脊柱变形,下肢神经干受压,都会影响身体的健康发育。“读书写字坐如钟”,既有利于学习,又有利于身体健康。
6、防治近视该从何时抓起?
预防近视要从娃娃抓起,从第一次握笔抓起。
孩子能用笔写字了,家长们都很高兴。但是,如果他的握笔姿势错误,写字姿势不正确,就会埋下近视眼的种子,就是痛苦的开始。
防治近视的根本,在于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用眼习惯中,最主要的是正确的写字姿势。而决定写字姿势的主要因素是握笔姿势。握笔姿势不正确,要看清笔尖,就必须低头弯腰,时间长了,不良习惯养成了,近视就来了。
小学六年级到初二,是近视高发阶段,而习惯即不良的写字姿势往往要追究到幼儿期。学龄前不良的写字姿势一旦养成,上学后要改过来就非常困难。孩子拿起笔来,先不注意他写的是什么,而要下功夫教他正确握笔,端正坐姿。正确的握笔姿势是,拇指、食指、中指握笔,分别呈120度角;指尖离笔尖的距离,以端正坐姿时双眼都能看清笔尖为准。拇指压住食指,或以食指压住拇指,都是不对的。
全社会都要认识到,学龄前如何写字会比写多少字要重要的多。幼儿家长和幼教工作者不要单因为孩子要写字而高兴,而要因写字姿势正确而高兴。正确的写字姿势可以预防近视的发生,让人终身受益。
7、晶体操是怎么回事?
有专家指出,“望远是防治近视之本”,“极目远眺即可代替一切”。充分肯定了远看的重要。远看再加上眼内肌肉的锻炼,必会更好地保护视力。
晶体操就是使眼球内的晶状体与睫状肌得到操练,简单说就是用眼睛交替望远、望近,增强调节力和调节灵活度,预防近视眼的发生和发展,对花眼的发生和发展也能起到减缓作用。
具体做法:先极目远眺,使眼内肌肉松弛,晶状体变平;再极力近看,使眼内肌肉收缩,晶状体增厚。反复交替看远、看近,看远看近时间为2:1,做3-5分钟,每日3-4次;学生可用2分钟,课间就做。
望远望近,都要有能清楚注视的目标。近视远视的,都需要戴上眼镜操练。
8、戴眼镜的父母该注意什么?
初次配戴就达到四五百度的孩子,真是让人痛心。有的家长解释:我们俩都近视,戴够了眼镜,不愿意孩子早早的戴上。
这类做父母的没有想到,为什么自己一直戴着眼镜,这不是因为利大于弊吗?要想最大限度地减少近视对孩子的伤害,就要克服戴眼镜的不方便,去避免不戴眼镜造成的更大伤害。另外,觉得戴眼镜受罪的家长,有可能是因为眼镜不适合于他。
9、中老年人配镜要特别注意吗?
一位60多岁的顾客,总是头晕,按动脉硬化治疗几年也不见好转,最后大夫推荐他验光配镜。结果戴上眼镜后,他的头晕立刻消失。
青年人戴上不合适的眼镜,头昏很快就能适应。但中老年人对不合适眼镜的适应能力差,甚至总是适应不过来。所以,年龄越大越需要规范的验光,那些走路都必须戴眼镜的老年人,尤其需要!
10、花眼是怎么回事?
人看远时,眼睛是放松的;看近时,需要动用一定的调节力量才能看清。随着年龄的增长,调节力逐渐降低,看近不能持久,就花眼了。调节力越降低,眼花的程度越厉害,需要补充的花镜度数越大。由此看来,眼花是一种正常的老年性变化,是眼内肌肉力量减退,晶状体弹性减弱所致,并非疾病。人都会衰老,所以,无论近视远视还是正视眼,都会眼花。眼花不会影响原来的眼镜度数和看远视力。如果都不戴眼镜,出现花眼症状的岁数,远视早于正视眼,正视眼早于近视。
40岁以后,长打盹儿,不爱看书,该想到可能花眼了。
11、花眼和近视是一回事吗?
二者不同的是,花眼只发生在中老年,是看近时眼睛力量不足;远视是看远时的一种屈光不正,当眼完全放松时,平行光线经眼屈折后聚焦于视网膜后,它可发生在各年龄段。
二者相同的是,两种情况都要用正镜片矫正。
12、近视不花眼吗?
经常有人说:“近视眼有好处,老了不花眼”。这是不正确的,其实,近视也花眼。
那为什么百姓中有说法:近视眼不花眼呢?以前近视戴眼镜的少,而不戴眼镜的近视眼看近清楚,不需要像同龄人一样“送远儿”,误以为近视不花眼了。
如果你不能用看远的眼镜看近,就是花眼了。戴眼镜的近视眼,看近需要送远了,也是花眼了。
13、花眼和近视可以抵消吗?
花眼和近视可以抵消吗?回答是:看近可以,看远不能。
近视镜是负透镜,花眼后想看近需加正透镜,二者可以部分或全部抵消。一个200度的近视眼,如果有100度的花眼,那么,他只需戴一副100度的近视镜就可以看近;如果有200度的花眼,他把原来的眼镜摘掉就可以看近了;但看远仍然要戴200度的近视镜。
14、花眼也需要验光吗?
八十年代以前的老人们,先后从大街上买上两付花镜,就足矣满足二三十年前的需求了。受传统观念影响,现在很多人,甚至一些有文化的中年人,仍然是到眼镜店买付花镜戴着看书学习,这对眼睛的健康势必会产生不良影响,花镜更要准确验光。
很多人不明白:当时在眼镜店柜台前试戴花镜成品时,明明很清楚,也没有不舒服,为什么回到家后眼镜就不合适了呢?因为买成品花镜时试戴时间短。当你持续戴镜看书半小时后,便会伤及大脑和眼睛,出现头痛,头昏,眼胀,要流泪,视物模糊,错行,字迹重叠等现象。有人还出现瞌睡,甚至恶心呕吐,这都是视疲劳的表现。
那么,花眼怎样进行医学验光呢?
配花镜就是为了补偿眼内肌肉力量的不足。为保证两眼用力均衡,要先查出看远时需要戴什么度数的眼镜,再配看近用的花镜。测量出剩余的肌肉力量,即调节力。留下一半储备,拿出一半看近,不足的用花镜补上。这样用眼时就轻松自在了,持久(1小时以上)用眼后,仍然清楚舒适。
目前真正掌握花镜验光技术的人很少,所以如果你经过“验光”配出花镜后,一定要当场试戴半小时以上,确保眼镜合适。
15、成品花镜与验光配出的花镜有何不同?
性质截然不同。
成品花镜是让眼睛去适应眼镜。不管眼镜是什么度数。
验光配花镜是让眼镜来适应眼睛。不管眼睛是什么度数。
所有的成品花镜两镜片度数都是一样的,人的瞳距(即两眼之间的距离)不一样,两眼度数一样的也不多,又有可能散光,散光的轴向和度数又差别很大,成品花镜又怎能满足这些不同需求呢?
16、渐进眼镜是怎么回事?
一副眼镜片上有很多度数,且是逐步变化的,叫渐进镜,多用于花眼,最大优点是方便。花眼者一副渐进眼镜远中近都可看清,不再需要频繁摘戴眼镜,且外观与普通镜片一样,别人不知道佩戴者已经花眼。
现也用于儿童、青年,目的是近时少用调节,更舒适,叫防疲劳眼镜。
特邀刊登
中国《青少年视力健康工程》
qq.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在哪怎样治白癜风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