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视觉训练的第四则。
什么是斜视
斜视是指一只眼睛注视目标物时,另一只眼睛偏离的异常眼位。它的发生与我们的视觉发育、解剖发育、双眼视觉功能异常和眼球运动都密切相关。
斜视根据融合范围可分为:
1.隐斜视:虽然有眼位偏斜,但可以控制,日常生活中不会发现。
2.间歇性斜视:时而看起来正常,时而一只眼睛偏斜。
3.恒定性斜视:完全不能被控制。此时已经无法双眼一起同时工作了。
因此斜视也是分轻中重的,不能一概而论。
斜视眼球偏斜的方向也各有不同,其中水平方向最为常见,分为内斜视和外斜视。
斜视的治疗
斜视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包括对眼肌进行减弱或加强的手术治疗,包括光学或药物等非手术治疗,医生和视光师会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给予最合理的干预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斜视患者而言,手术并非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有研究表明斜视术后不予干预,很难保证拥有较好的双眼视觉质量,同时很有可能再次发生斜视。
案例
那么下面主要介绍一下已经进行斜视手术后的患者,应该通过视觉训练建立及加强双眼视功能,稳固手术效果,提高视觉质量。
1.屈光矫正是进行训练的前提
在准确的合适的屈光度数下进行训练能帮助提升训练效果。
2.调节功能的训练
斜视术后训练是为了建立更好的双眼视功能,单眼的调节功能也应该要处于正常水平,因此训练时首先对调节功能进行训练,以达到正常的调节幅度和调节灵敏度。
3.眼球运动功能训练
眼球运动功能主要包括注视、追随、扫视三部分,由于长时间斜视的眼睛会在各个方面较注视眼差,包括眼球运动,因此平衡双眼的眼球运动功能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双眼视。
4.集合功能的训练
集合功能可以分为知觉性融合和运动性融合两部分。
其中能够加强知觉性融合的训练方法有聚散球、B-O立体镜、同视机等,以建立正常双眼同时视,让大脑改变以往单眼视的习惯状态,同时这一过程也是一个脱抑制的过程。
当知觉性融合稳定后,要进行运动性融合的训练。包括红绿可变矢量图、偏振立体图、裂隙尺、救生圈和偏心圆卡等。这一训练过程以增大双眼融像范围,聚散灵敏度和自由空间下的自主融像为主要目的,进一步稳定双眼视功能。
在进行融合训练时,可以先通过较大图像建立周边融合功能,再逐渐恢复中心融合功能,这样有助于获得更稳定融像功能。
斜视术后患者进行视觉训练在上述思路的基础上
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1.斜视患者的病史很重要,如果了解到患者自幼年就没有良好的双眼视功能,那么训练起来会更困难。
2.不同斜视的类型训练的难易程度会有区别,内斜视和垂直性斜视更难一些。
3.立体视功能好、视网膜对应正常的患者训练进展会更快。
4.术前术后同种斜视类型的患者相对训练难度更小些。
最后要说的是,在训练之前,与患者的沟通也很重要,斜视术后的训练是尤为重要但也是相对困难的训练,需要患者自己有信心和恒心,同时配合视光师专业的训练指导,相信大脑和眼睛最终可以完美配合,获得清晰持久舒适的视觉感受。
王静
医院视光中心
相关阅读
一线之声|走进视觉训练
一线之声|低度近视裸眼视力不良的训练
一线之声|视觉功能异常引起的视力低下
近期热点
眼镜少帅会「明道知行」走进诚益光学宾得利眼镜
中国眼镜行业少帅会「明道知行」首站厦门
汇聚高峰共赢天下|鹏升赋能眼视光行业之企业战略管理集训营
深度解密「新梅眼科」连锁之道——眼视光门诊连锁模式究竟能否复制?
图文来源:医院视光中心
责任编辑:xz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