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妈妈都遇到过宝宝掉床的经历,有些妈妈会觉得婴幼儿的骨骼很柔软,即使从床上摔落在地,也不会造成多大的伤害。事实上,这种想法很错误。
这在大多数妈妈看来可能再不平常不过的小意外,也许我们都是幸运的大多数。但,有不少孩子这一摔,便和妈妈天人永隔了!这可能都源于家长的:没在意、做错了、大意了……
1岁女孩子坠床2天后脑死亡
▼
还有一个3岁男孩不小心摔下床,哭闹了一阵子,后来就不哭了,父母以为睡觉了,就没重视。三个小时后再去看孩子,发现不对劲,叫不醒,医院。
医院的时候,小孩已经深度昏迷、瞳孔散大,行头颅CT提示:脑出血。医院的积极抢救治疗,孩子最终还是走了。
因宝宝坠床造成的悲剧,数不胜数。《中国青少年儿童伤害现状回顾报告》显示:意外伤害是0~19岁青少年死亡的首要原因。
跌倒/坠落则是儿童急诊病例最常见的伤害类型。其中,1~4岁年龄组占比最高、家中是伤害发生最多的场所。
儿科医生表示:“因为小孩头比较大,占比重也大,一旦摔下,头部肯定首当其冲。再加上头不像身体其他部位,有衣服包裹着,是硬碰硬的,一旦受伤就比较严重。
再加上小孩子的凝血功能比较差,孩子落床后,可能一开始看不出什么问题,时间久了伤情才会表现出来,那个时候再治疗,病情已经加重了。”
宝宝坠床后
多数妈妈的第一个动作就错了!
发现宝宝掉到床下面去了,很多妈妈的第一反应是:赶紧去抱起大哭的宝宝……
但,这样做很危险!可能就是这一最本能的动作,将宝宝置于险地:
急着抱起宝宝
可能对脊椎、颅骨、四肢等造成二次伤害
那到底该怎么做?
↓↓↓
先观察15秒
看肢体神情有无异常、呕吐
大多数宝宝坠床后,可能都仅仅是轻微的磕碰、擦伤。若周围没有危险的尖锐物品,家长要做的第一件事是:
冷静观察宝宝15秒钟,这15秒观察什么?
观察宝宝的肢体情况:如果宝宝的肢体活动自如,说明没有摔坏哪儿,不用太着急
观察宝宝的情绪:如果宝宝坠床后大哭,神情清醒,或明显感觉到是被吓哭的,这样的情况基本无大碍
观察宝宝有无严重外伤:没有出血、肿大或其他严重外伤,也不用太担心
通过15秒的大致观察,上面这些情况的宝宝,通常来说只是受到了惊吓,摔疼了、委屈了。
图片来源网络
但若出现下面这些状况
别耽误,医院
↓↓↓
◆神志不清,反应迟钝
◆剧烈呕吐,尤其是喷射状呕吐
◆肢体不能活动,或一动就疼得大哭
◆不爱吃饭,老爱睡觉
◆口齿不清、走路不正
◆呼吸困难、发生惊厥
出现以上这些情况,说明宝宝可能存在颅内损伤、出血或肢体有骨折等危险情况,医院检查治疗。
图片来源网络
在宝宝坠床的2天内,都要非常注意观察宝宝的情绪、精神状态!之前的那些新闻,就是因为大人以为没事,宝宝越来越打蔫,最后出了大问题。
48小时内要主要观察宝宝,有没有出现嗜睡、呕吐、斜视、走路姿势异常等状况。若发现宝宝异常,医院检查。
预防宝宝坠床,可以这样做
◆床下软垫
家长可以选择防摔地垫放置在床边,这样就算宝宝从床上摔下来,也会极大减少头部与地板的撞击。
图片来源网络
◆宝宝睡小床
宝宝床的床栏高度须高出床垫50cm。栅栏太低,宝宝站立时随时有坠床的危险。
图片来源网络
家长们尽量要做好全面预防措施,呵护宝宝平安长大!
今日互动话题
关于妈妈全职带娃还是上班的话题
一直是大众热议的焦点
大家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呢?
评论并点一点“在看”
在本篇留言区互动
就可获得本周
(.06.12-.06.18)
点赞留言抽奖活动参与资格!!
大家快快留言吧!
(请上周获奖用户及时添加客服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