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学
名师
“人是一根有思想的芦苇。”(帕斯卡尔)议论文要想从人尽皆知的“公理”“常理”“大道理”中突围出来,就必须有一个让人眼睛一亮的全新观点。全新观点从何而来?它从思维方式的转变而来。那么,思维方式又该怎么转变呢?纵观近年来《人民日报》《半月谈》《读者》《青年文摘》等报刊上的新锐言论,如下六个“想一想”非常有助于你的观点“焕发”出新意。
一、向前面想一想,探明原因如:现在很多人兴趣太多了,其实把有限的力量聚焦于一点,就有穿透力了。
现在很多人的穿透力不强,不是因为力量减弱了,而是因为力量分散了。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在清华大学的一次对话可以给我们以警示:“我们所有的想法都是最好的想法,但苹果公司只能选择其中一种,并努力把它做到极致,其他的都会果断放弃。”
二、向后面想一想,预见发展如:大风来了,猪也会飞。
这是互联网领域很普遍的说法,它的思维局限性在于没有预见猪飞起来以后的结果——你是头猪,飞到天上疯狂了十几秒,可大风停的时候,摔死的也是猪,因为猪没有翅膀。从眼前来看,外因对事物的发展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从长远来看,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内因。为此,只有提升自身的实力,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向后面看一看,增强自己的定力,不盲目跟风。
三、换角度想一想,提出新论如:我不担心人工智能会让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我更担心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失去了价值观和同情心,罔顾后果。
自从李世石、柯洁相继落败于阿尔法狗以后,人们纷纷对“人工智能计算机未来会不会将人类取而代之”表现出自己的担心,但是上述观点却从另一个视角来审视人工智能问题,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它警示我们:如果说科学是在黑暗中探索,那么人性就是黑暗中的蜡烛,照亮我们走过的道路,以及前方潜伏的危险。其实,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真正要担心的并不是计算机越来越具有人类的智能,而是人类自身逐渐丧失了温暖的人性,只剩下冰冷的智能。
四、拆开来想一想,分清析透如:①“和谐社会”的基本精神:“和”的左边是个“禾”,右边是个“口”,就是说人人都有饭吃;“谐”的左边是个“言”,右边是个“皆”,就是人人都可以说话。
②所谓门槛,能力够了就是门,能力不够就是槛。
③做人像水,做事像山。做人尽量往低处走,让着别人,遇见利益和名声尽可能往下退,给自己留下做大的余地。做事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和目标,像山一样挺立在那儿,才能把事做好。
①句对“和”与“谐”两个汉字的拆分,阐发了“和谐社会”建设的两个基本精神:一个是物质丰富,另一个是言论自由。②句对词语“门槛”的拆分,揭示了能力对进入某一范围的重要作用,强调提升自己才是硬道理。③句中,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为“处世”感到纠结呢?那是因为我们常常将“做人”与“做事”纠缠到了一起。只要分开来想一想,心里便顿觉明晰而透亮:“做人”要低调,“做事”则要高调;“做人”时要心灵柔软,“做事”时则要意志坚强。
五、合起来想一想,立体观照如: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偏偏要靠才华。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