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爱哭小宝宝,闲来无事抱一抱”这句颇具调侃意味的话语表述的是当今一种广泛的社会现象,很多周岁前的小宝宝有事没事总想让你抱抱,你若不从,他就发挥哭的特长逼你就范,绝大多数的家长不忍心看孩子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只好妥协,于是,抱孩子就成为一种常态。出门逛街抱孩子,给娃喂饭抱孩子,甚至于孩子睡了也要抱着,这种“抱不离手”的现象竟直接影响到孩子的生长发育,也就出现了“歪宝宝”。
宝妈长期“抱不离手”,竟抱出个“歪宝宝”
“我家的夏夏已经5个月了,他很粘人的,一定要抱着才肯睡。我们也只好抱着他哄着他,等他睡熟了再放下床。”家住宜昌的小夏一谈到尚在襁褓中的儿子就非常的苦恼,孩子太小缺乏安全感,到哪都要抱着,连睡觉的时候也不例外,小夏不知的是:她的娇爱和妥协却给小小的人儿埋下了“隐患”!
小夏带宝宝做常规体检的时候被体检医生告知:孩子脊柱发育不好,整个脊柱发育有点歪,有弯曲的可能。医生私下还嘱咐道: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规范的抱姿,另外也不要长时间搂抱孩子。
长期错误抱孩子的结果—脊柱侧弯、背驼
想必许多妈妈都有同感:抱着宝宝入睡也是迫不得已啊,因为一把宝宝放上床,他就哭闹不休。还有的家长习惯抱着宝宝逛街、吃饭、睡觉等等,像这样长时间“抱不离手”,就有可能导致孩子脊柱非正常弯曲。长期以往,孩子的脊柱发育就可能出现畸形、不正常弯曲等情况,如果再得不到正确的纠正,长大后就可能有脊柱侧弯、背驼等的现象。
此外,抱着宝宝睡觉,不仅会使宝宝睡得不深,身体不能舒展,影响睡眠质量,也不利于宝宝呼吸换气,影响健康。所以最好能让宝宝在吃饱之后,舒舒服服地躺在床上自然入睡。
儿童还有可能遭遇哪些体型危机呢?造成该种体型危机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有没有什么简易的矫正方法呢?带着这些问题,大家随小编一起往下看:
不良体型1:小儿斜颈“奇怪,我家的宝宝看电视时,头为什么都歪向一边呢?”父母如果发现孩子有这种毛病,应该判断宝宝是否有斜颈问题。
症状与病因
斜颈的小孩在外观上就很明显察觉,诸如看人时瞪人斜视、看东西时头歪等。造成宝宝斜颈可分为先天和后天两个因素。先天性原因是妈妈生产时造成肌肉破坏所引发;后天因素除了宝宝长期姿势不良外,宝宝的眼疾也有可能是引起幼儿斜颈的原因。
一般来说,斜颈的孩子容易有局部肌肉疼痛的问题,尤其是颈部及肩部肌肉。另外,斜颈习惯严重的小孩,可能引发两边肩膀骨架不一样大的毛病。举例来说,如果宝宝习惯向右倾,右边的肩膀就容易出现下垂的症状,长期下来,就会使右边的骨架略大于左边。
矫正建议:妈妈可以在家帮宝宝做些简单的居家复健动作。
1.在家时经常帮宝宝按摩、拉筋。
2.家长应尽量从宝宝病灶侧面喂奶;与他玩耍来引导宝宝往病灶侧面看。
3.宝宝3个月后,应训练改趴着睡,并且建议将病灶侧面处的耳朵朝上。
不良体型2:弯腰驼背“宝宝,走路要抬头挺胸。”常听妈妈大声纠正小孩,站要有站相、坐要有坐相。相信孩子弯腰驼背困扰了不少妈妈。
症状与病因
有弯腰驼背毛病的孩子,在个性上就显得比较懒散。如果宝宝长期坐姿、站姿不良或经常躺在沙发上,再加上缺乏运动,使背肌使力不当或无力,就会导致弯腰驼背。
矫正建议:如果家里宝宝有弯腰驼背的困扰,建议妈妈按照下面的步骤,改善孩子弯腰驼背的状况。
1.平时应告诫孩子,站时要抬头挺胸,坐时要腰脊挺直,走路时应抬头收腹挺胸,以纠正不良习惯及不当姿势。
2.通过走路、跑步、游泳、游泳等,扩展背肌的运动来调整。
3.久站或久坐后,可站起来靠墙站立做平背运动;建议妈妈每日可让孩子靠墙站20~30分钟;或给小朋友看看自己在橱窗中的影子,避免驼背的情况发生。
不良体型3:内八字所谓的“W型坐姿”,就是像英文字母“W”的坐姿。幼儿的“W型坐姿”,又称为电视儿童坐姿。
外国有医生指出,长时间以W姿势坐着,会严重影响小孩的骨骼发展,也是内八步态最常见的肇因。
症状与病因
有两种原因造成“W型坐姿”。造成“W型坐姿”的原因不同,通常很多小朋友是因为肌肉张力低的影响,而导致喜欢这样的坐姿;另外,一些正开始学会爬或是正在学走路的小朋友,可能爬一爬变成跪姿,接着就坐成“W型坐姿”。也有些部份孩子是因为有样学样,模仿其他同伴的行为。
矫正建议:如果您的孩子已持续“W”坐姿一段时间,这时双腿和背部的肌肉区因尚未得到拉伸会而回感到紧绷,因此要开始训练使用“印度”坐姿。
1、坐在地板上,双腿交叉向前,膝盖外转(如上图),这种坐姿是每天最好的锻炼,地心引力将帮助拉伸大腿内侧肌肉,坚持几分钟即可,随后可以渐渐增加时长。
2、另一种让重心拉伸肌肉的坐法---坐在地板上,两脚脚底相对,膝盖向两侧外展。做“蝴蝶”状,上下振动双腿,双脚并拢。(如上图)
3、拉伸和强健背部下方肌肉---孩子可以平躺在地板上,向上屈膝至胸部,双腿从一侧缓慢转至另一侧,膝盖不可接触地面(如上图)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