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隐斜视的治疗
1.屈光矫正如有远视应该充分矫正以减轻调节力和调节性集合,如有散光或屈光参差也应该矫正以提高视力,有远视者应在低度矫正的时候求得较好的视力,因为提高视力可以提高和促进双眼视功能融合反射,对治疗内隐斜也可以起到作用,对于高AC/A比率的内隐斜病人需要配戴双光眼镜或渐变焦眼镜。对于没有远视的患者,在看近时也可配戴适当的正度数铙片,减少调节,从而减少调节性集合,治疗患者的内隐斜。
2.减少刺激消除精神紧张,烟酒、咖啡、浓茶有刺激兴奋作用,应限制,为减轻精神紧张应注意劳逸结合,要充分的睡眠。
3.散开训练可以用同视机、BVT立体镜、实体镜、裂隙尺(双孔)等做散开性的融合练习,每日15~20min适用于内隐斜患者
4.三棱镜矫正某些症状明显的病人,特别是老年人,可以配戴三棱镜矫正部分内隐斜视以减轻症状,为首选方法。
5.手术矫正解剖因素所引起的内隐斜可行手术矫正,手术的原则是看远的内隐斜视大于看近的内隐斜视,两眼作外直肌缩短。看近内隐斜大于看远内隐斜,两眼作内直肌退后。内直肌每退后1mm大致可以矫正4~6△,外直肌可以矫正3~4△,最好先做一眼,手术后在测定患者的隐斜视度,剩余的度数结合患者主觉的症状,再考虑适时做另眼手术,有相当多的患者做一眼手术后症状消失
二:外隐斜的治疗
是否需要治疗取决于是否引起症状,无症状者不需治疗。
1.屈光不正对于青少年作睫状肌麻痹后验光,如有近视应陔完全矫正以加强调节,对消除外隐斜有较好的作用,如有散光应该矫正,提高视力增加融合性集合,对消除外隐斜有帮助。
2.增强体质治疗盒身疾病,加强体育锻炼,康复后症状会减轻或消失。
3.集合训练可以用同视机、BVT立体镜、实体镜、裂隙尺(单孔)等做集合性的融合练习,每日15~20min,也可以让患者做笔尖远动。集合训练是治疗外隐斜的首选方法。
4.三棱镜的配戴老年患者可以配戴三棱镜,度数为隐斜的一半左右,分配在两眼上。
5.透镜移心利用球镜片移心的方法产生棱镜,但是本方法适合患者的度数较大并且矫正的斜视度数不能过大。例如如果患者是远视患者,应该让光心距比瞳距小一些,相反患者是近视,应该让光心距比瞳距大一些。
6.手术治疗对于保守治疗没有效果的患者,可考虑手术矫正,手术原则是看远的外隐斜大于看近的外隐斜患者,做两眼外直肌后退,看近外隐斜大于看远时作两眼内直肌缩短手术。外直肌每退后1mm,大致矫正3~4△,波动范围为2△左右。内直肌缩短1mm,大致矫正3~5△,波动范围约为2△。
三:上斜视的治疗
1.三棱镜的矫正10△以内可以用三棱镜矫正,矫正的原则为:配戴三棱镜应该先确定患者的固视眼,如为健眼固视,可矫正第一斜视角上的上隐斜视度数。如果上转肌受累,只需要低度矫正,因为用上方视野的机会较少,如果为下转肌受累引起的上隐斜,则要完全矫正,对下方的阅读书写有益。虽然三棱镜矫正上隐斜效果好,但也有很多缺点,如三棱镜较厚,重量增加、视物变形和色散等缺点,目前也可以采用高分子贴的膜状三棱镜可在不同视野贴不同度数的压贴三棱镜。
2.透镜移心如果伴有较大的屈光不正可以采用球镜移心的方法矫正(具体方法同外隐斜)。
3.手术治疗对于上隐斜视度数超过10△或戴三棱镜后度数逐渐增如者应该考虑手术治疗。手术的原则是在非固视眼上做手术。如为健眼固视首先减弱受累眼的拮抗肌,如为患眼固视,首先做受累肌的配偶肌减弱术。一般上下直肌每缩短1m或退后1mm大致可以矫正3~5△,波动范围约为2△。上斜肌减弱术可做单纯鞘内断腱,如正前方5~10△的斜位作单纯断腱即可,如矫正前方10~15△的斜位也可做上斜肌切除3~4mm。下斜肌减弱术可做退后,如正前方10△可退后5~7mm,如正前方10~15△的斜位量可退后6~8mm。但是要根据上下斜肌的强弱灵活掌握。
四:旋转斜视的治疗
1.屈光矫正对于光学旋转隐斜必须散瞳验光,配戴标准斜轴散光的眼镜。
2.正位训练对于轻度的旋转隐斜应该用正位训练矫正,可以获得一定的效果。多用同视机训练方法,目的是增加其旋转融合力以克服物像之倾斜。
3.手术治疗仅适用于高度特发性旋转隐斜。但在考虑手术矫正之前,应先应用非手术治疗。此外术前的详尽检查,周密计划术者的高超技能都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