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荐
先看16岁男孩的事,
他头被撞伤,
妈妈按照“土方法”给他按摩消肿,
没想到肿块越来越大,
甚至出现了休克症状!
到底是为什么呢?
8月初,16岁的小张和同学相约爬山,他在弯腰穿过一个岩洞时不慎撞到头,疼得直跳脚。据小张回忆,当时肿起了一个指甲盖大小的包,并没有流血。
回到家后,小张妈妈坚持按照土方用猪油按摩的方式给小张进行头部按压。没想到坚持一周后,小张头上的包块不仅没小,反而越来越大,鼓起足有小柚子大小,后期小张甚至出现了休克症状。
家长吓坏了,立即把他医院。
接诊的神经外科医生钟崛说,小张是帽状腱膜下血肿,医院的血红蛋白只有53G/L,属于重度贫血。经治疗,小张转危为安。
钟医生说,小张最初摔伤只是轻度的头皮血肿,如果没有出现呕吐等症状是不需要就诊的。正是因为大人使用猪油不停揉按导致病情严重。
“不论大人或孩子头皮出现包块时,不要随便揉搓,否则可能导致头皮血肿加剧,严重者还可导致休克。”
相关新闻
孩子头上磕个包1天后突然昏迷身亡3岁男童乐乐家住河南叶县田庄乡,是一对龙凤双胞胎中的男孩。9月21日上午11时许,家人发现乐乐额头上不知何时磕了一个血包,由于孩子不哭不闹,照样玩耍,家人也没在意。9月22日,家人送乐乐上幼儿园时,发现孩子左腿无力,走路有点瘸,以为孩子跑累了,就让孩子在家休息。
当晚6时许,乐乐突然倒地昏迷。家人紧急将医院,头部CT检查显示,孩子右侧额颞顶部硬膜下血肿、颅内出血。当晚10时许,乐乐被转至市一院,医生检查孩子双侧瞳孔已经扩散,虽有微弱呼吸,但刺激肢体已无反应。该院脑外专家看过之后,认为已错过手术时机。在ICU病房抢救至早上5时许,乐乐最终宣告不治。
事后医生解释,家人看孩子不哭不闹还能玩,就觉得没事,有时候存在这种潜在的危险,可能刚磕着时没事,但后来出现颅内慢性出血或者渗血。如果家长发现异常就及时送医,可能孩子还有救。
女孩头部碰撞后起包小血肿揉成大肿块还有一些家长,孩子头部磕了,会下意识地揉一揉,其实这样做是不正确的,伤口处理不当,还会让孩子遭受更大的痛苦。
4岁的莉莉在家不小心撞上了桌角,前额顿时起了个大包,一碰就痛。妈妈赶紧帮她揉一揉,以为可以消得快一点,没想到揉了之后包变得更大更硬。到医院就诊后,莉莉被确诊为血肿机化,本来是个小血肿,在揉搓后血管收缩,使血凝后无法吸收,形成了大且硬的包块。而本需要一周就可以痊愈的她,现在却至少要花费一个月才能康复。
头上磕个包不要揉医生提醒大家,如果不小心磕伤,有些事情一定不要做,正确的处理方法如下:
1.如果皮肤没有磕破,就无须特别处理。如果有轻微破皮流血,可以先清理伤口,然后贴上无菌创可贴,止血后再冷敷。
2.头部若有肿块,切忌揉搓和热敷,因为撞出来的包是由于毛细血管破裂,血液循环加快而形成肿块,按摩和热敷会导致血肿增大。
可以立即采用冷敷的方法处理。冷敷可以促进局部血管收缩,减轻患处的充血肿胀而且还有止疼效果,注意不要直接拿冰块敷在皮肤上。
出现大伤口,可用无菌纱布、干净尿布、毛巾或你的手指用力按住伤口,防止流血。如果情况严重,需要一直按压直到救医院急诊室。
注意不要自行用绷带或布条加压包扎。如果只是单纯的头皮血肿就没必要进行加压包扎,否则反而会影响到局部的血液循环,加重头皮肿胀。
4.小孩头皮内外面跟骨头贴得不是很紧,特别是头顶处,很容易形成帽状腱膜下血肿,家长须注意观察,如血肿变大、增高,医院进行检查。
医生表示,头部是最脆弱的地方,很多颅脑损伤都是经过几个小时后病情快速恶化。因此,日常生活中,如果孩子出现头部外伤,第一个24小时之内应密切
持续的头疼,或长时间哭闹,很难哄好;
呕吐超过2次;
出现持续的情绪激动;
时而兴奋异常,时而无精打采,越来越嗜睡;
肢体行为出现异常,比如胳膊或腿无力、走路姿势笨拙等;
口齿变得不清、眼睛斜视或看不清东西。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医院进行详细检查。
这些土方法需警惕除了按揉肿块消肿,
还有这些“急救土方法”,
也是错误的!
家长们一定要注意!
来源
成都商报、武汉晚报、楚天都市报、海峡导报、湖北经视、
人民日报买正品手机就选万峰通信
↓↓点“阅读原文进入梁平本地通/万事通首页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