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步学习和运用论点提出的方法。
2.通过绘制例文内容结构图,了解分析论点的思路。
3.初步了解解决这类阅读理解提的能力。
思考:1.两篇文章的中心论点分别是什么?提出方法中心论点的方法是什么?
2.两篇文章分别是怎样的论证方法?
3.两篇文章的内容结构怎么样?
一、会努力是一种本事
陈鲁民
我在大学任教,常有学生跟我探讨学习方法问题。有学生问:我学习一向很努力,从不逃课,也不睡懒觉,花在读书上的时间并不比别人少,可为啥学习成绩总也上不去?
我就提醒他,可能学习方法有问题,你肯努力很可贵,还要学会怎么样去努力,不妨看看班上那些学霸是怎样学习的。
因为平时也涂抹一些文字,我认识不少作家,他们创作一直很勤奋,写了几十年,把人家喝咖啡的时间都用来写书了,可是却一直没写出什么大名堂。究其原因,据我冷眼旁观,他们确实足够努力,但却不会努力,譬如创作方向不对,写作方法保守,选题陈旧,不善于借鉴,不注意充电,只是闷着头去写,结果费劲不小,收获不大,始终在三流作家的队伍里打转转。
可见,努力固然是成功之基,但不会努力的努力就好比在沙滩上盖大楼,任你怎样折腾也不会奏效的,这就是为什么世界上肯努力的人多如恒河之沙,成功的人却寥若晨星的重要原因。
人常说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其实结果远非如此。有的人确实是耕耘与收获成正比,立竿见影,汗撒在地上就见果实;有的人则付出三分、五分、七分耕耘才有一分收获,甚至颗粒无收。差在哪里了?还是差在会不会努力上了。
不会努力的人,不注重方法,只知道使蛮劲,因而效率不高。譬如读书学习,悬梁刺股作为一种刻苦精神值得肯定,但作为方法则不敢恭维,都已经困到那种程度了,再学习还有效果吗?还不如好好休息,养精蓄锐,再去高效率的学习。反之,那些会学习的人,并不搞疲劳战术,该玩就玩,该睡就睡,因为方法得当,就会事半功倍,不显山不露水就成了别人遥不可及的学霸。
不会努力的人,不注意方向,往往是一条路走到黑,不到黄河心不死,看着费劲挺大,耗时挺多,但因为路子不对,方向偏差,最后会白干一场。会努力的人,善于变通,不认死理,既埋头拉车,又抬头看路,决不在一棵树上吊死。一旦发现方向不对,会及时进行调整,以顺应形势,与时俱进,做识时务的俊杰。“飞人”博尔特,曾学过唱歌、板球、跳远等,后来他发现这都不是自己的长项,再努力也难出佳绩,就毅然改练短跑,结果仅练了两年,他的努力就使他脱颖而出,大放异彩,成了奥运冠军和世界纪录保持者。
不会努力的人,不善于总结,虽然不吝惜汗水和时间,兢兢业业,踏踏实实,但却效率欠佳,读书呢就死读书,读死书,做事呢喜欢按部就班,固守成规,常在竞争中败北。会努力的人,爱动脑筋,善走捷径,勇于创新,不做无用功,尤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他们也可能会打败仗,但绝不会在一个地方摔两次跤。
不会努力的人,不集中精神,无论学习还是做事,每每心猿意马,注意力分散,看似很努力,其实是心不在焉,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会努力的人,干什么都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只要瞅准方向,就会尽心尽力,一丝不苟,十二分的认真,十二分的执着。丰子恺谈到老师弘一法师时说,他为什么能在音乐、绘画、书法、诗词、佛教那么多领域里都做到极致,原因无他,就是倾情投入,决不分心。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努力,不论是努力学习还是努力工作,都是一种美德。但现实生活中肯努力的人很多,会努力的人很少,而成功女神只青睐那些会努力的人。因而,每个渴望事业有成的人,不仅要肯努力,还要会努力、善努力。必须懂得这个道理:肯努力是一种态度,会努力是一种本事,肯努力加上会努力,方可踏上成功坦途。
二、有才不能任性
陈鲁民
少年得志的编剧于正,这一回跌了个大跟头。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在二零一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对琼瑶起诉于正等侵权案进行宣判,于正被判公开道歉,被告停止对《宫锁连城》的复制、传播和发行,被告共计赔偿五百万元。这让我突然想起一句流行语:“有钱也不能任性。”这句话已成为大家基本共识,那么“有才”能不能任性呢?
答案也是否定的,于正的马失前蹄就是最好例证。
“才”是极其稀缺宝贵的,用才就像跳高,正常时可以上下翻飞,摘金拿银,失衡时则会摔得很重。所以,有才一定要珍惜,要用好。否则,有才不用是暴殄天物,用才来做坏事就会增加破坏力。而现实生活中,有才的人一般都是有个性的,或桀骜不驯,或恃才傲物……这其实就是任性的意思。
古往今来,那些吃亏的才子,追根究底,多多少少都与任性有关。西晋才子嵇康,广闻博识,多才多艺,却豪放不羁,目中无人,当朝大臣钟会慕名前来拜访,他爱答不理,连起身招呼都不打,只顾自己打铁,这就得罪了钟会,为其诬陷,被司马昭处死。编剧于正的任性,不仅使他付出巨额经济赔偿,而且多年英名毁之一旦,今后在编剧圈里很难再混下去了,正所谓“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同样是才子、编剧的宁财神,则因为随心所欲,不计后果,被警方拘留十五天,虽还算不上身败名裂,但名声受损,事业受挫是肯定免不了的。
所以,任性使气,自命不凡、不听劝告、一意孤行,早晚会有吃亏的一天。而且,“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本来就容易才高见嫉,有很多人对才子羡慕嫉妒恨,你再不检点,被人拿了把柄,才子倒台,扔砖头、看热闹的人会更多。
但,倘若才用得法,用以正途,则会起到巨大作用。被世人称为“力学之父”的牛顿,20多岁就创立了微积分,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但他并没有自命不凡,也没有把功劳全归于自己,因此更受世人的尊重。孙叔敖面对吊问者,没有怪罪,反而谦虚待见,终获得宝贵的意见。
人才难得,得人才者得天下,全社会都要爱才、敬才、用才;才子则要自爱、自重、自律,低调做人,谨慎行事,万万不能任性妄为。毕竟,人才的价值就在于他善用自己过人的才华成就一番事业。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