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通矫正手法治疗小儿脑瘫
——医院优势技术系列报道之十五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提高,早产儿、严重缺氧的新生儿成活比例得到提高,但小儿脑瘫的发病率也随之提高。一旦脑瘫形成,轻者走路姿势难看,重者不会爬、不会走、生活不能自理,给家庭、社会带来很大压力。出现小儿脑瘫表现后,应该怎样正确治疗?医院儿科采用疏通矫正手法按摩、中药内服外用、针灸理疗等综合中医手段,以绿色疗法、疗效好为特点,使得治疗小儿脑瘫成为该科的优势技术之一。
典型案例
蛋蛋(化名)出生时早产,体重不到4斤,严重缺氧,家长没有太在意。4个月大仍不会抬头,两只眼睛斜视(俗称“斗鸡眼”)明显。经他人介绍来到医院儿科,医生详细检查后诊断为“中枢性协调障碍(极重度)”,属小儿脑瘫的早期表现。家长很是担心。医院儿科康复治疗3个月,蛋蛋不仅抬头正常,而且会主动抓物,独坐,眼睛斜视也明显改善,家长觉得孩子变得聪明起来,全家已摆脱以往悲观情绪,家里重新有了欢笑声。
治疗优势
该院儿科应用中医理论对脑瘫患儿进行辨证施治,运用传统中医循经推拿按摩疏通经络,应用疏通矫正手法纠正异常姿势、促进正常运动发育。头皮针灸以醒脑开窍、促进语言智力发育,中药熏蒸通过特殊中药经皮渗透达到舒经活络功效;脑细胞活化剂营养脑细胞;痉挛肌治疗仪理疗降低肌张力。通过综合治疗,取得较好效果。
专家提醒
该院儿科主任刘素文介绍:小儿脑瘫根本原因是脑缺氧,理论上所有可能造成脑缺氧的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小儿脑瘫。比如母亲怀孕期间受X线照射、病毒感染、长期用一些特殊药物,都可以导致胎儿脑畸形,进而发生脑瘫。出生时早产、过期产、巨大儿、窒息、低血糖、异常分娩都可能造成脑缺氧。出生后黄疸严重出现核黄疸以及迁延性黄疸,或者各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颅内出血、蒙被窒息、脑膜炎、脑炎,都有可能引起小儿脑瘫。目前我国引起脑瘫三大原因:早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黄疸。
刘主任提醒:脑瘫的诊治关键在“早”。如果能在出生后6个月以内发现治疗,绝大多数孩子是可以完全康复的。这里的原因在于,小儿脑组织在6个月以内发育最快,脑的可塑性大,容易恢复。而且早期脑损伤后,异常姿势尚未固定,纠正起来也比较容易。
此外,刘主任特别提醒儿童家长注意,脑瘫患儿最容易被误诊为缺钙所致的佝偻病。60%~70%的患儿早期在基层或缺乏小儿神经专业知识的医生那里被误诊为缺钙。曾有一个脑瘫患儿,1岁时因不会走路去看医生。医生认为孩子的“软”是因缺钙,盲目补钙到三岁半,还是不会走路,结果延误了治疗。缺钙虽然也可引起发育落后,但多合并有多汗、枕秃、易惊、肋沿外翻等,绝对没有姿势异常和肌张力增强等脑损伤现象,母亲也没有难产及孩子出生前后脑缺氧的病史。有的家长不相信医生诊断,延误治疗时间的也为数不少。有个孩子3个月时来体检,儿保医生发现他抬头不稳,手紧握拳,上肢背伸,认为有脑损伤表现,建议做CT检查以确诊。家长不相信自己白白胖胖的宝宝会有什么病。待到9个月时,孩子还不会坐不会爬,家长急了,带来看病,可惜已错过最佳治疗期。因此,建议医院做儿童体检,发现问题及早正规系统治疗,以免贻误孩子病情,造成终生遗憾。(陈爱明)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