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孩子的视力约为0.2-0.3;
-3~4岁孩子的视力约为0.5左右(两眼视力相差小于两行);
-5岁的孩子正常视力越可达到0.6-0.7(两眼视力相差小于两行);
-6~7岁时,孩子视力发展到接近0.7-1.0的水平(两眼视力相差小于两行)。
以上的视力标准为参考,在孩子发育过程中家长需要参照留意。但视力检查低于正常也不绝对等于异常,因为也有的孩子可能视觉神经系统发育较迟缓,造成的生理性视力低常,实际情况还需要医生检查评估。图自:Bigstock
但如果出现非生理性视力低常。也就是说,孩子视力低并非因为发育迟缓,而是在发育期由于某些因素,比如斜视、屈光不正、先天性白内障等干扰,造成眼睛视物障碍,视细胞得不到正常的刺激,视功能就会停留在一个较低水平,造成视力低下,这就是弱视。《美国眼科协会版弱视眼科临床指南》规定,弱视的诊断标准为:
-对于单眼弱视,观察对单眼遮盖的反应,双眼视力相差2行以上;
-对于双眼弱视,不同年龄段的最佳矫正视力标准为,3岁及以下儿童双眼视力低于0.4,4岁及以上儿童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5,5岁及以上儿童双眼最佳矫正视力视力低于0.6。
与近视不同,弱视孩子的最佳矫正视力无法达到该年龄段视力的最低标准。简单来说,就是在戴眼镜的基础上,孩子能看到的最佳视力,也是低于正常标准的,无法靠戴眼镜矫正视力至正常,可能会使孩子终身视力低下,并且会影响孩子立体视觉形成。2弱视发生在孩子视觉发育的关键期
前面我们有讲到孩子视力的发育过程,发育关键期在出生几个月到6岁左右,弱视在发育期间内均有可能发生较多在1-2岁就开始,而且发病越早,弱视的程度可能就越严重。发育关键期也就意味着是弱视的治疗黄金期,如果治疗晚了,视觉也就错过了正常发育的机会。对于弱视这种发育性眼病,自然是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最佳治疗年龄为3~6岁,如果在孩子9岁以后才发现弱视,可能治疗效果就会不太明显了。3弱视是否有信号?家长能发现吗?在孩子无法意识到自己视力障碍,或者无法用语言正常表达时,家长多加留意观察,有些蛛丝马迹,或许可以帮助早期发现孩子视力问题。但请注意,多数家长毕竟不是专业医生,很多弱视情况,家长们真的很难发现。因此,除了日常的留意观察外,请医生做专业检查必不可少。在孩子婴幼儿时期,需注意以下情况:1)宝宝对光亮没有反应,不会转头去看向光亮处;
2)部分视力极低的婴儿,会有用小手挤压眼睛的习惯;
3)如果周围没有声音,宝宝对周围事物表情淡漠;
4)眼神看着不对劲,眼球摇晃,或没有目的的转动;
5)遮蔽上一只眼睛看东西,宝宝会很烦躁;
6)无法准确的抓到玩具。
在孩子儿童时期,需要注意以下情况:1)写字常出现重叠、不整齐、不成行,尤其对于一些笔画密集的字,孩子无法正确书写,分不清是一横还是两横;2)走路时看着深一脚浅一脚,经常磕磕碰碰,容易摔跤;3)孩子有内斜视,也就是对眼;4)看远看近都很吃力,喜欢凑近看东西,或者眯眼看、歪头看;5)孩子的眼黑中间泛白光,类似猫眼一样,这是“白瞳”的表现。4给家长朋友们的两点建议
1.孩子的视力问题,不能只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