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隐性斜视
共同性斜视
麻痹性斜视
斜视治疗
治疗斜视
斜视性弱视

论文解析头盔式眼球运动训练系统在眼眶骨折

北京皮肤病医院 https://m-mip.39.net/man/mipso_6172005.html

本文选自《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年4月第10卷第2期

研究团队:首都医科医院眼科及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增视能科研团队)等

作者:周丽娟付晶周军赵博文李蕾褚航

被研究对象:收集年4月至年12月在首都医科医院眼科中心由同一位医生行眼眶骨折修复术且术后接受头盔式训练的患者40例(40只眼)

眼球运动训练是让患者双眼追随动态视标进行上、下、左及右四个方向运动。眼眶骨折术后患者进行眼球运动训练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利于眼眶周围组织水肿消退,促进肌肉本身功能的恢复,规避组织粘连的形成。

目前,临床上眼球运动训练的具体方法以及训练辅助器材尚无统一标准,且存在视标运动频率随意性大、方向不稳定、训练缺乏一致的严谨性以及患者以头动代替眼动致使眼球转动不到位从而影响训练效果等问题。另外,现有的训练方法对双眼整合关系是否有益,尚无有相关报道。本研究采用头盔式显示设备配合相关视感知觉生物模型进行眼球运动、双眼整合以及注视稳定性的康复训练。现报道如下。

被研究对象资料

收集年4月至年12月在首都医科医院眼科中心由同一位医生行眼眶骨折修复术且术后接受头盔式训练的患者40例(40只眼)。其中,男性25例(25只眼),女性15例(15只眼),年龄7~55岁,平均年龄(26.4±12.8)岁。本研究经首都医科医院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并遵守赫尔辛基宣言的基本原则。患者和家属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图1头盔式眼球运动训练系统图A和图B示在大范围度粗糙立体视双眼整合锁定生物模型基础上,根据临床检查得出患者眼球运动受限范围进行量化的眼球运动训练;图C和图D示在大范围度粗糙立体视双眼整合锁定生物模型基础上,通过眼球运动控制目标进行阈值范围摆动,配合眼球注视扫视追随运动,形成前庭反射和视觉处理闭环;图E和图F示在双眼整合环境下,患者用眼球运动控制中心凹十字视标并维持眼球注视目标,进行注视稳定性视觉交互训练

★纳入标准★

单眼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确诊为眼眶骨折行手术治疗,且具有下列条件。

(1)生命体征平稳,无重要器官功能损伤,无威胁视力的眼球损伤;

(2)健眼矫正视力正常,患眼最佳矫正视力>0.30D,视力下降原因主要是由于眼眶骨折所致;

(3)能较好配合研究的进行。

★排除标准★

(1)双眼眼眶骨折;

(2)其他眼部疾病对视力的影响,如青光眼、白内障、视网膜脱离和黄斑变性等;

(3)严重认知障碍不能完成研究及配合研究的患者。

结果

?1、纳入本研究患者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纳入的眼眶骨折患者40例(40只眼)中,眶下壁骨折者12例(12只眼),眶内壁骨折者6例(6只眼),眶内下壁骨折者19例(19只眼),眶外下壁骨折者1例(1只眼),多发性骨折者2例(2只眼)。患眼受伤至术前的时间为4d~90d,平均时间(22.53±17.14)d。致伤原因,包括拳击伤、撞伤、砸伤、摔伤以及车祸伤。术前存在复视者31例(31只眼)。

?2、术后训练各时间点患者术眼眼位偏斜情况的比较

眼位偏斜的患者,术后1周有22例(22只眼),占57.89%;术后1个月有12例(12只眼),占35.29%;术后3个月有3例(3只眼),占9.68%。见表1。术后各时间点眼位偏斜率采用广义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比较,发现水平偏斜率、垂直偏斜率以及水平合并垂直偏斜率均随时间变化逐渐降低,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20,6.21,3.24;P<0.05)。水平偏斜组内进一步两两比较,术后1周与术后1个月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4,P>0.05);术后1周与术后3个月比较,术后1个月与术后3个月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52,2.06;P<0.05)。垂直偏斜组内进一步两两比较,术后1周与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2,3.42;P<0.05)。术后1个月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3,P>0.05)。水平合并垂直偏斜组内进一步两两比较,术后1周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9,P<0.05);术后1周与术后1个月比较,术后1个月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62,0.89;P>0.05)。

?3、术后训练各时间点患者术眼斜视度的比较

术后1周、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时,患者术眼水平斜视度分别为(1.92±2.73)△、(1.29±2.24)△及(0.23±0.72)△;而患者术眼垂直斜视度分别为(2.61±4.22)△、(0.74±1.76)△及(0.10±0.40)△。见表2。经混合效应模型比较,发现患者术眼的水平斜视度和垂直斜视度均随时间变化逐渐下降,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41,7.83;P<0.05)。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时,患者术眼的水平斜视度和垂直斜视度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8,2.01,2.86,3.74;P<0.05);而术后1个月与3个月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4,0.93;P>0.05)。

?4、术后训练各时间点患者静态立体视觉功能的比较

具备静态立体视觉的患者,术后1周有22例(22只眼),占56.41%;术后1个月有30例(30只眼),占81.08%;术后3个月有34例(34只眼),占91.89%。经广义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比较,发现具备静态立体视觉者均随时间延续而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71,P<0.05)。术后1周与1个月及3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6,3.82;P<0.05);术后1个月与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5,P>0.05)。见表3。

?5、术后训练各时间点患者动态立体视觉功能的比较

具备动态立体视觉的患者,术后1周有29例(29只眼),占74.36%;术后1个月有34例(34只眼),占91.89%;术后3个月有36例(36只眼),占97.30%。经广义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比较,发现具备动态立体视觉者随时间延续而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2,P<0.05)。术后1周与1个月及3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0,-3.14;P<0.05);术后1个月与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3,P>0.05)。见表4。

结论眼眶骨折术后患者应用头盔式眼球运动训练系统进行康复训练,可以减少患者眼位偏斜度,助其恢复立体视觉,提高双眼视觉质量。

讨论

眼眶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面部骨折,占所有面部骨折的30%~55%。韩国健康保险数据显示,~年面部骨折的数量持续下降,但眼眶骨折的比例上升,占28.3%。我国临床数据显示,近年来眼眶骨折的就诊人数和手术例数均呈上升趋势。

数据显示年轻男性是风险最高的眼眶骨折发病人群。男性眼眶骨折最常见的原因是攻击,而女性最常见的原因是跌倒,这同时也是50岁以上老年人眼眶骨折的主要因素。复视是眼眶骨折手术治疗的主要指征,也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有资料显示,眼眶骨折所致复视的发生率约为66.7%~83.0%。然而,经过手术治疗后持续性复视的发生率仍然在8%~42%之间。

本研究中患者术后1周有57.89%存在眼位偏移,高于文献报道。除外手术因素外,考虑可能与眶底骨折患者居多和手术时机偏晚有关。良好的眼位及双眼运动的协调是形成正常双眼视功能的生理基础。此外,患者术后1周静态立体视觉和动态立体视觉阴性率分别为43.59%和25.64%,说明眼眶骨折术后患者一时难以完全恢复双眼协调运动和眼位正位,立体视觉功能不能完全恢复。本研究采用的头盔式眼球运动训练系统,在双眼视感知觉相关生物模型基础上,将传统眼球运动训练方法转换到头盔显示器上,并进一步利用视感知觉训练特征的优势,增加了双眼整合训练。

其生物模型软件,不仅能够引导双眼追随动态视标进行上、下、左、右、左上、左下、右上及右下等八个方向运动,还提供了自发的眼球扫视和注视运动。此外,针对还可能存在的视觉和前庭反射、双眼注视稳定性交互及立体视等视觉功能整合方面的问题,设计时还设置了多个训练模块。与其他训练法相比,头盔式眼球运动训练系统具有三项优点:

其一,便于携带,可随时随地进行训练;

其二,可实现接近°的大视野范围训练,还可避免以头动代替眼动的无效训练;

其三,通过云端数据库可以进行个性化的精准调整。

综上所述,头盔式眼球运动训练系统操作简便,疗效确切;术后早期,特别是术后1个月内的训练效果明显。它适合术后患者进行居家训练,然而其安全性以及长期的治疗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验证。

?往期精彩推荐》》》

4岁男孩只因做了一项“功能游戏”,3年来近视度数都没涨过

视觉处理与视觉效率不足的孩子,小学后期阅读理解上容易吃大亏

转给家长

事关孩子成长,每个适龄孩子一定要做一次视功能检查

从实例中探讨:矫正视力达标了,弱视是否就治愈了?

国际近视研究进展:动态视功能缺陷可能是近视加深的原因或结果表现

神经元反馈可能会改变我们“看到”的东西

暑期长时间看手机,会对孩子视功能造成损害

从实例探讨:弱视儿童普遍注视稳定性差,也是其身上很多“毛病”的根源

研究发现:在3D显示技术支持下的视觉刺激模式,对近视防控很关键

研究发现:成绩不稳定的孩子,大多可能“栽”在这一问题上

5岁女孩近视度!建议:度数增长过快的孩子,最好去查双眼视功能

精彩回顾

领略视明科技COOC眼科会议风采

直击上海眼镜展

视明科技惊艳亮相,视明星“功能游戏”助力视觉健康

创新引领!视明科技携视功能领域前沿技术亮相“亚洲视觉智能与沉浸式产业博览会”

活动

广西近视防控科普小分队采用最新技术,为六千多名学生筛查视力

第二天议程回顾

线上线下同步直播,共享眼科学术领域的饕餮盛宴

给我

你也越好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ouluxieshi.com/xszl/163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