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NV
术后恶心、呕吐
Part1很多朋友觉得术后恶心呕吐肯定都是麻醉药物引发的,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围术期很多因素都可能导致恶心呕吐,麻醉只是其中一个因素。那么哪些因素会导致术后的恶心呕吐呢?01
患者因素
1.女性患者发生率较高,或与雌激素水平及月经周期黄体期有关。
2.不吸烟患者比吸烟患者发生率高。
3.肥胖患者发生率较高,或与某些脂溶性麻醉药在脂肪内蓄积而引起后续的不良反应有关。
4.有过术后恶心呕吐病史的患者,再次发生的几率增加。
5.有晕动病史的患者发生率高。
晕动病是指乘坐交通工具时或由摇摆、颠簸、旋转、加速运动等各种因素,致内耳前庭平衡感受器受到过度运动刺激,而出现的出冷汗、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群,是晕车、晕船、晕机等的总称。6.50岁以下的成年患者发生率较高,小于3岁的小儿患者发生率较低。
7.术前有焦虑、异常的精神紧张或胃瘫者发生率高。
8.术前禁食禁水未严格遵守的患者。
02
手术因素
1.手术时间较长,恶心呕吐发生率越高,尤其是持续3小时以上的手术。
2.某些手术类型比如腹腔镜手术、胃肠道手术、神经外科手术、眼科斜视矫形术、妇产科手术和头面部整形手术,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也可能较高。术后恶心呕吐是腹腔镜术后常见并发症,有报道表明发生率高达50%-80%。
03
麻醉因素
麻醉过程中会使用到很多种药物,最常见的就是阿片类镇痛药物,吗啡、舒芬太尼等阿片类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化学感受区的μ受体,反射性兴奋呕吐中枢导致呕吐。04
其它因素
除以上因素之外,一些手术操作,比如各种牵拉刺激,也可能导致恶心呕吐。甚至有些患者明明在苏醒室好好的,送回病房一过车床就开始哗啦啦吐个不停!Part2那么有些患者是不是认为手术后就一定会发生恶心呕吐吗?其实有20%~30%的术后患者会发生术后恶心呕吐,部分高危患者的发生率可高达80%,一般发生在术后24~48h内,少数可持续3~5天。既然了解了容易发生术后恶心呕吐的因素,是否有办法能减轻甚至预防它发生呢?当然有办法,麻醉医师和护士们一直在努力改善,减轻不适。01
对手术患者进行PONV危险度评估
1.低度危险:除非有临床需要,一般不作预防用药。
2.中高度危险:严格执行术前禁食禁水。考虑局麻或区域阻滞麻醉。若必须全麻,麻醉用药选用丙泊酚和短效阿片类药物如瑞芬太尼,术中足量补液,避免脑缺氧缺血。采用多模式镇痛、优先使用区域阻滞、避免使用挥发性麻醉剂等。
02
进行预防性用药
对中危患者可选用一或两种药物预防,对高危患者可用二至三种药物组合预防,如果预防无效加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治疗。止吐药(5-HT3受体拮抗剂、NK1-受体拮抗剂、皮质类固醇、氟哌利多等)。恶心呕吐严重的患者,可以采用三联药物,即司琼类药物,加氟哌利多,加地塞米松联合使用效果特别显著。03
术后应继续给氧、吸清胃内容物、应用非兹体类药物镇痛。
对未预防用药或预防用药无效的术后恶心呕吐患者提供止吐治疗。如果患者没有使用预防性用药,第一次出现时,应小剂量使用5-HT3受体拮抗剂,如格拉司琼,如果已预防性用药,则治疗时应换用其它类型药物。如在三联疗法预防后病人仍发生PONV,则在用药6h内不应重复使用这三种药物,应换用其他止吐药。如果PONV在术后6h以后发生,可考虑重复给予5-HT3受体拮抗剂和氟哌利多,剂量同前。不推荐重复应用地塞米松。Part3除了以上必须由麻醉医师或护士进行的措施之外,患者自己能为自己做些什么呢?口含姜片、姜片贴脐等,帮助降低恶心呕吐的严重程度。
术前一定要空腹,饱胃不仅可能发生呕吐,还可能发生呕吐物反流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
保持舒缓、平静、轻松的心情,紧张、焦虑会增加呕吐的发生率。
如果自己平时肠胃不好,有过晕动病史或术后恶心呕吐史,可以提前跟麻醉医生说,在术前术后提前用上预防恶心呕吐的药物。
术后如果发生恶心呕吐,一定要把想吐的感觉告诉护士,并把头偏向一侧,将口腔内的东西全都吐出来。不要怕难为情,让护士给予专业的帮助,减少不适,保障安全。因为平睡容易造成呕吐物误吸到肺内引起肺炎,因而需要把头偏向一侧,将口腔内的东西吐出来。
小编寄语
术后恶心呕吐是患者手术后最常见的一种临床表现,是由患者、手术及麻醉等多种因素造成的。目前临床上无法彻底消除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但可通过预防性使用止吐药,降低其发生率,使患者的术后体验大幅提升。所以如果术后出现恶心呕吐也不要担心,是可以治疗及预防的。为了减少患者的术后恶心呕吐,麻醉科医护们一直在努力减少麻醉后的各种不适,让所有的患者打消顾虑,在安心舒适的感觉中恢复健康。1
End
1
推荐阅读:卫生考试还没过?押题、圈题助你通关!全国规培工资待遇排名榜(含医院报名入口)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