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视,发生在儿童,一只眼睛没有发展出适当的视力。它可能是由近视或斜视引起的。
视觉发育期,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的标准视力,或双眼视力相差国际标准视力表两行或以上。
从发病时间上来说,视觉发育期,多数就是孩子0到10岁左右的阶段。但是针对弱视,发病的年龄集中在学龄前期,因此发现的越早治疗效果就越好,0到6岁是患者最为有效的治疗期。超过此年龄段,大部分患儿即使得到治疗,视力多数也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需要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的双眼都处于远视状态,慢慢会逐渐趋于正常,所以儿童视力正常的标准和成人有所区别,而这一标准和年龄密切相关。从认知水平上看,3周岁以下儿童不能完成视力表检查,主要靠对宝宝用眼习惯的观察和以上多项检查诊断弱视。3~5周岁的儿童正常视力参考值下限为0.5,6岁及以上正常视力参考值下限为0.7,视力低于下限值的一般诊断为弱视。
一、怎么诊断弱视?
要区分宝宝是否是弱视,主要还是从弱视的形成病因着手。家长要在生活中尽早发现宝宝异样的外观和表现,医院小儿眼科医生处就诊判断。
(1)上睑下垂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眼皮长,外观上比较明显,家长容易发现。
(2)先天性白内障
明显的白内障,角膜混浊,因瞳孔区呈白色,细心的家长也会发现。
(3)不明显的白内障,玻璃体积血和需要戴眼镜矫正的视力问题
在家庭环境中发现较为困难。如果是单眼的问题,可能宝宝会更喜欢用视力较好的眼睛,日常生活中会展现出注视偏好,就是喜欢用视力好的眼睛看东西,当遮挡视力较好的眼睛时,宝宝会展现出哭闹与拒绝。如果双眼视力都比较差,那么日常行为可能与同龄的其他宝宝会有所差别,例如看东西时喜欢离自己近一些,平时走路奔跑,显得略微迟缓等。
(4)斜视
在临床上分很多种类型,家长很难明确掌握。日常生活中,如果发现孩子的眼睛不居中,有偏离的现医院就诊。
医院主要通过以下检查结果来综合判定是否能够诊断弱视。
(1)视力及注视性质的评估
(2)眼位及眼球运动的检查
(3)双眼红光反射检查
(4)瞳孔状态检查
(5)眼前节检查
(6)眼底检查
(7)验光
二、怎么治疗弱视?
大部分弱视患儿的治疗时间长,且治疗手段多在家庭内按照医生的要求实施。如何让年龄小的宝宝积极配合治疗是对家长最大的考验,也是最终治疗能否成功的关键。
去除病因,需要在专业机构完成
(1)斜视、先天性白内障、上睑下垂、玻璃体积血、角膜浑浊,这类疾病医院相应科室完成手术治疗。
(2)需要戴眼镜治疗的弱视,请到正规的医疗机构或眼镜店进行配镜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病因去除后,或即使戴上矫正眼睛,弱视也不能马上恢复到正常水平,视力不能马上提高。需要家长定期带宝宝到医疗机构复诊,具体的复诊时间由于弱视形成的病因不同而有明显差别,要遵循经治医生的医嘱。
促进弱视眼的视觉发育
此部分治疗一定要在病因去除之后进行。如果第一部分的病因没有去除,单独使用这里提及的治疗方式,一般都没有效果。促进弱视眼的视觉发育可以通过提高弱视眼的视敏度训练,来改善弱视。
(1)遮盖治疗
就是遮盖视力较好的眼睛。遮盖可以分为完全遮盖和不完全遮盖。完全遮盖就是指用不透光的材料将被遮盖眼全天遮盖,使光线完全不能进入被遮盖眼内。不完全遮盖包括部分时间遮盖,有时也包括使用半透明薄膜和磨砂镜片降低优势眼视力。
为了防止优势眼,也就是视力较好的眼,形成人为的遮盖性弱视,要根据患儿双眼视力相差的情况和实际年龄大小,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采取不同的遮盖方式和时间比例,此处不做特殊推荐。
遮盖时的注意事项:
·由于过度遮盖优势眼,从而使优势眼视力下降,甚至发生视力低于弱视眼的现象。如果发生这种状况,家长不要担心,立即打开遮盖,视力会在几天时间内恢复。
·遮盖治疗期间如果发现患儿发生了斜视,说明患儿的融合力非常差。去除遮盖一段时间后融合力有所恢复,斜视可能会消失,因此出现斜视不影响弱视的治疗。对斜视不能消失的患儿,要考虑手术治疗斜视。
·如果出现了复视现象,即看东西有重影,是患儿视力提高或注视性质发生改变后的结果,可以继续遮盖。
(2)压抑疗法
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通过使用药物,例如含1%阿托品的眼药水或者眼药膏,或佩戴特殊的眼镜来降低视力较好眼的视力,如过矫正的眼镜。
(3)增视疗法
主要包括手眼协调训练,即视觉和手部在执行一些动作时的配合训练,比如鼓励宝宝多写字画画、描红,用线串纽扣、串珠子,把玩具放在桌子上逗引宝宝伸手去抓,家长可以不断从宝宝手中拿回玩具,并不断改变玩具的位置点等等方式,鼓励宝宝手眼并用。还有其他在院内可操作的疗法,如后像疗法,红灯闪烁刺激疗法,视刺激疗法等。
当弱视患儿通过上述治疗,视力得到提高,甚至达到正常,但并不一定具有完善的双眼单视功能,即两个眼睛看到的物体成像能融合成一个。那么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脱抑制训练如红绿镜片阅读,或促进双眼视觉训练如障碍阅读训练、生理复视训练等来尽量恢复双眼单视功能。
三、怎么预防弱视?
致病因素大多数都是先天性因素,(个别患者会在治疗弱视的过程中形成遮盖性弱视,这跟环境略有关系),因此本质上来说难以提前预防。
弱视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弱视或斜视家族史、儿童期白内障或青光眼、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孕周少于30周或出生体重小于g)、原因不明的神经发育迟缓等。因此,对于有上述弱视危险因素的儿童,应该提早进行全面的眼科检查和评估,将「早发现早治疗」作为弱视的防治重点。
贾智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