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袋大脖子粗,不是老板就是火夫。
中国拥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不仅地大物博,民族众多,生物多样,就连民俗文化在历史的浪涛中也源远流长。
你也许没听过“满面红光,财兴家旺”这样的句子,但你一定听过“脑袋大脖子粗,不是老板就是火夫”类似的俗语。
劳动人民在生活中创造出了一些通俗易懂的句子,我们通常称为谚语或俗语。它们大多反映了人民的生活经验和对生活的美好愿景。
虽然他们没有受过太多教育,但很少没有人不知道俗语。因为这些俗话已经深深扎根于农民心中并把它们运用到了生活实践中。
古人通过俗语判断天气的变化情况,比如农民伯伯会说: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马上就来到等,俗语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是无法忽视的。
现实生活当中,多数俗语都是通俗易懂的,而且形式也是相当工整对仗。比如:龟背蛇腰不可交,挑眼看人不用刀。这句俗语是老祖宗的识人之术,后一句更是将人物性格描述到极致。
从字面不难理解,走路总是驼着背的人不可深交,走起路来像蛇一样扭动也不可深交。
一般情况下,老年人因为身体饱受风霜,再加上生理变化,身体和骨骼变得脆弱弯曲,四肢不利索,行动迟缓。所以上了岁数的老人走路时候往往低着头,弯着腰,驼着背。
古人认为老年人阅历深,见多识广,一生经历了沧海浮沉,城府深,一般年轻人看不透很容易吃亏上当。
正如人心隔肚皮,不好判断真心,于是才出了这句龟背之人不可深入交往,对老年人要敬而远之,不要去让他们刁难。
古时候用蛇腰形容年轻女子的纤纤细腰,而是走起路扭动着,留下来弯弯曲曲的行走痕迹。古代蛇妖也没有积极寓意,常常让人恐惧避而远之。
后半句瞟眼看人不用刀,从字面上更易理解,有人不拿正眼看人,这不仅在当代是失礼的表现,在古代这类人也不受待见。
我们都知道说话时看着对方的眼睛,表明你在认真的聆听他人也是对他人的尊重。如果有人总是斜着眼看人,会让对方产生不舒适的感受。
古人认为,瞟视他人在生活之中是不能与之深交的,他们说话时不盯着对方的眼睛坦言相待,反而斜视瞟视对方。
这类人大多心思诡异不怀好心,应该敬而远之。在人际交往之中,正视对方不仅是基本的常识,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
这种人一般背地里小心思也很多,之所以说他们不用刀,是因为他们总是在背后做一些阴险的事情,害人连刀都不用就能把你置于死地。
其实在生活中,这两句话同样适用,毕竟相由心生。一个人的外表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他的性格,而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这些话,就是让我们可以能够在未来的道路上防范一些事情,少吃一点苦。
01中国古代识人术
关于提到古代识人术,影响最深远的不得不提三国时期魏国刘邵撰写的《人物志》,另一本是相传为清朝中兴名臣曾国藩所著的《冰鉴》。
《冰鉴》更重视考察人的综合素质,采取由外及里、由形及心的研究方法。而《人物志》则更重视采用全面的识别人物性格特点的研究方法。
这两本书涉及到的问题不仅博大精深,提出的很多观点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引起了早期西方心理学界的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