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隐性斜视
共同性斜视
麻痹性斜视
斜视治疗
治疗斜视
斜视性弱视

微课笔记第期丁冬冬处方原则

弱视患者往往是儿童,那么在给予配镜处方时,不仅仅需要考虑到矫正视力,同时需要考虑在戴镜过程种的调节、集合的情况。对于正视眼来说,调节与集合之间是匹配的,但对于屈光不正的患者来说,调节与集合往往不匹配:近视患者在未戴镜时由于调节使用少,会导致集合也随之减少,形成外隐斜或外斜;同样的,远视由于调节使用过多,也会伴随产生过多的集合,形成内隐斜或内斜;因此在给予斜弱视处方时,应在保证视力清晰的前提下,同时考虑调节与集合。

——斜视——

/1/

斜视的概念

一眼注视时,另一眼偏离目标,双眼视轴呈分离状态。

在患者年龄较小时,斜视眼可能会出现弱视的问题,因此在发现斜视后应尽早诊治,通常会根据患者斜视的性质先给予戴镜处理,如不能解决斜视问题,则需考虑手术治疗。

/2/

斜视的分类

斜视的分类

按眼位偏斜方向:内斜视、外斜视、垂直斜视、旋转斜视、混合性斜视

按眼位偏斜能否被融合机制控制:隐斜视、间歇性斜视、恒定性斜视

按偏斜的眼别:单眼性、交替性

内斜视的分类

按内斜视与调节的关系:调节性内斜视、部分调节性内斜视、非调节性内斜视

按发病年龄:先天性内斜视、获得性内斜视

按诊断眼位斜视度是否相等:共同性、非共同性

/3/

内斜视的处理

1)先天性内斜视

诊断要点:

发病年龄在6个月以内,通常是3~4个月

远/近斜视角相近,通常≥40?

AC/A正常

屈光状态:多为1-2D远视,也可能为近视、散光

早期常出现交叉注视

当偏斜眼交替出现,可避免单眼斜视性弱视

眼球运动:早期没有限制,若长期不矫正内直肌继发痉挛,表现为显著外展受限或者内转过度

治疗:

屈光矫正:在睫状肌麻痹下进行检影验光,如屈光不正+2.00D,则配戴眼镜的意义不大,如屈光不正+2.00D,可尝试配戴眼镜,并观察戴镜后的眼位是否有所改善,来决定是否需要手术处理。

弱视的处理:如斜视眼存在弱视,需先进行弱视的治疗,当双眼视力接近后再进行斜视的治疗。

手术治疗

2)调节性内斜视

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充分睫状肌麻痹或完全矫正患者远视性屈光不正后,内斜消失或者变为内隐斜。

诊断要点:

发病年龄:2~5岁之间。

多为中高度远视

AC/A正常

远/近斜视量相近

斜视角变化较大,注视调节视标时易诱发内斜视。

发病初期:患儿喜欢揉眼睛或者闭一只眼,易出现烦躁

治疗:

屈光矫正:1%阿托品进行睫状肌麻痹后进行检影验光。全矫处方/足矫处方?临床中不同的医生给予处方的原则不同,但不管起始时是全矫处方还是足矫处方,在1年以后均会调整为全矫处方。

弱视治疗:

正位训练:

手术:一般不进行手术矫正,而是通过戴镜处理

非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视近内斜视量大于视远斜视量(≥15)。其原因是由于一定的调节产生过量的调节性集合运动。也称高AC/A型调节性内斜视。

诊断要点:

发病年龄:2~5岁之间,内斜现象间歇出现

高AC/A,通常≥7

看近内斜度大于看远(≥15)

多为中度远视,偶见正视或者近视患者

双眼无明显差异,弱视主要见于未被矫正的屈光参差患者

内斜视明显时常伴有单眼抑制

调节近点正常

治疗:

屈光矫正:远视眼全矫配镜,近视眼:全矫或欠矫配镜

ADD:由于看近有较大的内斜,因此可通过给予ADD下加光进行解决,儿童通常ADD为+2.00~+3.00D,成人ADD为+0.75~+1.25D

弱视治疗

手术矫正:一般不进行手术矫正,而是通过戴镜处理

3)非调节性内斜视

/4/

外斜视的处理

1)间歇性外斜视:

定义:

由于双眼集合和散开功能失衡,形成一种介于外隐斜和恒定外斜视之间的过渡性外斜视。患者需要通过融合机制控制双眼正位,在精神不集中、疲劳等状态下表现出显性外斜视。

治疗:

屈光矫正:对于远视眼由于可产生调节,进而代偿眼位,因此可以考虑适当低矫:+3.00D,患者视力较好,可考虑不矫正;+3.00D应矫正,但在保障患者视力的前提下可适当降低光度,选择最佳视力最低光度;对于近视而言,需全矫;

弱视治疗

正位视训练:进行融像训练,以达到控制眼位正位的目的;

三棱镜:如患者训练无法达到融像,出现了复视,可以考虑使用三棱镜进行症状的缓解

手术:间歇性外斜是有可能发展为恒定性外斜的,通常如果再屈光矫正后半年到一年,眼位仍然为外斜,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由于正位视训练对手术的量值有所影响,因此需停止正位视训练至少半年以上再进行手术。

2)恒定性外斜视

——弱视——

/1/

弱视的定义

视觉发育期由于单眼斜视、未矫正的屈光参差和高度的屈光不正以及形觉剥夺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的视力,或双眼视力相差2行及以上,视力较低眼为弱视(国内专家共识)。

相应年龄的视力:3岁——0.5,4-5岁——0.6,6-7岁——0.7,7岁以上——0.8

/2/

屈光不正的处方原则

屈光不正检查:睫状肌麻痹+检影

屈光矫正原则:

远视:全矫or足矫?全矫是指检影处方联合工作距离减+1.00,降度快,视力回复慢,换镜周期长,足矫指检影处方联合工作距离矫正视力恢复快,换镜周期短,由于弱视眼通常伴随调节能力较差,因此目前临床中更多地会在初期使用足矫配镜,后期当调节功能有所改善后再使用全矫处方。

近视:低度矫正

散光:按实际度数给予

注:混散是否可以减+1.00D看等效球镜

如患者处方为+3.50DS/-4.00DC,则等效球镜为+1.50D,可降低+1.00D,降度后的处方为+2.50DS/-4.00DC

+2.50DS/-4.00DC,等效光度为+0.50D,因此只能减+0.50,降度后的处方为+2.00DS/-4.00DC

+1.00DS/-4.00DC,等效球镜为-1.00D,由于为等效球镜为近视,因此不降低光度,仍保留原光度。

撰写:邓振媛

校对:丁冬冬

往期微课程回顾

年课程合集

年课程合集

第97讲:丁冬冬-检影的临床应用(1)

第98讲:邓振媛-融像范围的检查及解析(上)

第98讲:邓振媛-融像范围的检查及解析(下)

第99讲:王琦-处方原则(儿童)(上)

第99讲:王琦-处方原则(儿童)(下)

第讲:盛夏-视觉训练与调节功能异常(上)

第讲:盛夏-视觉训练与调节功能异常(下)

第讲:沈园-如何通过眼部健康检查为顾客选择合适的隐形眼镜?

第讲:王琦-如何帮助顾客解决重影问题

第讲:杨晓艳-带你快速入门角膜塑形镜的验配(上)

第讲:杨晓艳-带你快速入门角膜塑形镜的验配(下)

第讲:范雅静-雾视与睫状肌麻痹

第讲:丁冬冬-检影的临床应用(2)

第讲:盛夏-视觉训练三步走

第讲:常勇强-眼健康与光源的关系

第讲:白琰-临床上精确球镜的方法

第讲:沈园-眼位的客观检查法

第讲:常勇强-特殊眼部条件下的渐进多焦点验配

第讲:李树茂-角膜塑形镜验配(上)

第讲:李树茂-角膜塑形镜验配(下)

第讲:范雅静-临床上确定散光的方法

第讲:江洋琳-同视机在弱视训练中的应用

第讲:沈园-软性隐形眼镜相关验配案例分享

第讲:王睿-视觉训练与集合功能异常

第讲:白琰-双眼平衡方法的对比

第讲:沈园-青少年调节检查的临床应用

第讲:武麟添-商品知识之常见的镜片材料

第讲:丁冬冬-视觉训练在弱视治疗中的应用

第讲:王琦-立体视检查与临床应用

第讲:盛夏-儿童视力的检查方法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马上报名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zouluxieshi.com/xsxrs/140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