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是宝宝视力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各种眼病最好的治疗时机。然而,宝宝既不会诉说,又不能配合进行视力检查。要发现宝宝眼睛的问题,只能靠家长们平时要细心观察宝宝的用眼习惯。宝宝最常见的五大视力问题有:近视、散光、远视、弱视、斜视。下面让高半米为大家一一道来。
近视的人只能看清近处而看不清远处。生活中,爸妈一旦发现宝宝有眯着或斜着眼睛看东西,频繁揉眼睛,以及抱怨看不清,医院进行检查。真正的近视要孩子到10岁以后才能确诊。6岁以下的宝宝通常是假性近视。因此,此时的治疗时机也是最好的。
近视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环境因素的占比年增高。平时过早看书识字,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环境光线过强或者过暗都会导致孩子近视。
散光是指视物模糊和重影,也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没有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是造成散光最常见的原因,比如看书写字姿势不对,在摇晃的车厢内看手机,长期看闪烁的屏幕等。轻度散光一般不需要治疗,但如果散光度数较高,就要及时干预。
远视的人与近视相反,能看清远处而看不清近处,一般是由于先天发育引起的。小宝宝的轻度远视是正常的,但高度远视会引发斜视、弱视等问题,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弱视指即使戴上眼镜后视力也不超过0.9。父母高度近视、胎儿期发育不良都有可能导致弱视。眼部外伤,斜视也是造成弱视的原因之一。弱视也需要尽早治疗,可用的方法有,药物、遮盖、仪器和手术。
斜视指看东西时,双眼难以聚焦,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也与看东西时姿势不准确有一定关系。远视,弱视也容易引发斜视。发现宝宝有斜视迹象,医院确诊,常见的治疗手段有配镜,用药,训练和手术。
为了防止宝宝出现视力不良,家长们需要平时做好预防工作。比如,经常带宝宝去户外开阔地方玩耍;让宝宝养成看看书远眺一会的习惯;避免躺着看书、长时间看电子产品、揉眼等不良习惯;同时也别忘了为宝宝定期检查视力,将视力不良的苗头消灭在萌芽时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