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了解中国,首先要知道世界,因为我们要把中国放到世界的坐标里来看,所以我们先来回顾下国际视光学的发展情况。其实,视光学很早就诞生了。
年提出“眼镜验配”
年提出“近视的光学矫正”年提出“散光”的概念年制作了球柱镜
所以,我们可以想象,这多年历史中,与视光学有关的历史。
年值得一提的是,Landolt等首先提出了Optometrist(配镜师、验光师)的概念
年在纽约,Bill开设了视光诊所,开始了“视光学实践”年世界上第一所视光学院,在美国波士顿成立了,叫新英格兰视光学院(NewEnglandCollwgeofOptometry)成立,也非常荣幸,这个学院20多年前就和我们温州医科大学(当时的温州医学院)结为姐妹学院,所以,这就是说,世界上最老牌、最经典的视光学院是我们的姐妹学校20世纪初Optometry正式在美国和澳洲成为职业年最早的视光学法律,在美国Minnesota通过年Rhodelsland首先使用诊断用药,年,全美国视光学法定可以使用药物,大家知道,能使用药物、能有处方权代表它进入医学领域,它成为医生年WestVirginia首先使用治疗用药,年,全美国视光学获得使用药物的权力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使用药物不仅仅局限于眼睛,而是扩展到全身,这也是该职业进入眼睛医疗领域的标志。
那么,有没有地方(的视光师)可以进行手术呢?美国有4个州立法,视光医师可以进行眼部手术。
我讲这个是什么意思呢?视光学它在美国是从光学向医学进军的过程,至今有多年发展历史。
美国视光业现状视光医师
收入排行第12
现在,全美有21所视光学院。名视光医师,每年招生约名。眼保健范围覆盖个社区,其中一半以上社区是唯一的“眼科”医师。
昨天,美国纽约州立大学视光学院院长Dr.DavidA.Heath告诉我,还有3所新的视光学院正在筹建中。从中我们可以知道美国仍然对视光师保持着旺盛的需求。
那我为什么提这一点?实际上,眼视光师是美国初级眼保健(PrimaryEyeCare)的守门人。中国现在医疗改革最重要的是要把基层的全科医生搞好。现在,我们中国还没有基层的全科医生,但是在美国,视光学是眼睛预防、保健、诊疗的守门人。
美国视光医师职责光学、药物、手术为什么我要先讲这段历史?在美国,视光学和眼科学,因为不同的起源,是分立的。
视光医师和眼科医师的职责都包括:屈光不正,双眼视功能障碍,外眼病,内眼病,低视力,视路疾病。处理方法包括:光学、药物和手术,但各有侧重。
视光医师,光学那根线比较粗,但是也要使用药物,也要取得手术权(虽然手术这根线比较细)。而对于眼科医师,手术那根箭头是最粗的,要最强,但也要懂光学知识和运用光学手段解决问题,只是要求比视光医师弱一些。
中国视光医师需求视光医师+眼科医师=30万
我们来看看美国的情况。全美约有个视光医师,眼科医师有人。加起来就是人。美国人口有3.15亿,算下来,每00人口里面有1.23个视光医师,0.57个眼科医师,视光医师与眼科医师之比等于2.2:1,视光医师2倍多于眼科医师。
以此推算:我们中国大约需要30万眼视光医师(视光医师+眼科医师),但是目前中国合格的眼科医师只有3万不到。我们今天讲产业,产业如果没有人去做,怎么叫产业呢?参照美国的比例,我们中国需要30万眼视光医师,目前只有3万,缺27万,这就是我们将来发展的趋势所在,需求所向。
接着来看,预计到年,美国对视光医师的需求量将增长33%。美国视光医师的收入高。在美国公布的CNN职业收入百强榜上排名12,平均每年年薪12.万美金。我们中国据说排名最高的是行业是金融。
如何成为视光医师(美国)4年大学本科+4年专业学习+考试+培训+继续教育
如何才能成为美国的视光医师呢?要经过4年大学本科+4年大学专业的学习,要参加国家考试,要选择住院医培训,要有继续教育学分。
课程我们今天就不展开讲了,大家可以看到除了一点点光学以外,大部分的是生物和医学。临床知识和技能要考12小时,临床实践操作要考10小时。
我在这里也非常荣幸地告诉大家,我们陈浩院长都参加过这些考试,拿到过OD学位。
视光医师管理。美国有行业协会、有专业学会、有院校委员会,有考试委员会,非常健全。
专业方向。视光医师有不同的专业方向,如:首诊视光学(PrimaryEyeCare),专科视光学(Specialty),专科视光学又包括:眼病、角膜、接触镜、视觉训练等等。时间有限,我们不能挨着讲世界视光发展史,只能讲讲美国,由点带面。
80年代以前的中国视光学教育
从业人员
眼保健理念
技术和设备
教育:从美国视光发展史可以看到中国的趋势。中国眼视光发展的历史呢,可以讲,80年代以前没有视光学的专业教育体系,80年代后期(专业教育)在天津医科大学、温州医科大学逐步地建立起来。但那时也没有继续教育体系,那时我们的“继续教育”都是“师傅带徒弟”(的形式)。
那时的基层眼科医师,大多也是搞临床医学毕业的,普遍缺乏视光学的知识和技能。所以,我们现在鼓励我们的年轻眼科医师、博士,去参加国际眼科医师考试(ICO),ICO里面有很多光学和视光学的内容。我们眼科学会每年的总结都说,考得最好的是温州医科大学,为什么,因为温州医科大培养的是视光学和眼科学结合的、有这一方面的内容,他们考出的成绩都是名列前茅,人数众多。中国的年轻眼科医师最害怕去考什么呢?临床和疾病手术都不怕,他们最怕去考光学和视光学。
从业人员:我们也可以看到,视光学这块没有执照、管理这一说,主要就是眼镜店(从业人员),普遍素质较低,培训也少。
眼保健理念:那时,在大家的概念中,视光学主要就是指到眼镜店配眼镜,眼睛医院,角膜接触镜都是奢侈品是有害的配戴产品,博士伦就是隐形眼镜的代名词,戴博士伦隐形眼镜就是跟上了时代节奏。
技术和设备:那时的技术和设备也很简单和简陋。人围着机器走,电脑验光是招牌,主要就是配眼镜。
视觉健康问题量大面广5%致盲性眼病VS95%功能性眼病
我们要思考一下:国家发展了,经济发展了,社会一定进步,社会进步一定需要什么来支持?生活质量、幸福指数。一个人如果眼睛看不到,那哪来的幸福?一个人,如果眼睛看不到,尤其是后天的盲,那就是生不如死,但是,即使你看到了,随着寿命的延长,现在60岁到80岁是常态,那这时候眼睛的保护就非常重要。所以我们说的视觉健康问题量大变广。
上面这张图告诉我们,蓝色这部分,就是经典致盲性眼病,大概占整个眼部问题的5%,就是我们现在3万眼科医师在处理的致盲性疾病,包括:白内障(可恢复盲)、青光眼、眼底疾病。
但是,我们来看下功能性的视觉需求,这里面的屈光手术、近视眼有多少,老花有多少。医院的好多科去看病,但是老花了必须进行眼部治疗。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功能性视觉需求占了我们整个眼睛保健预防、诊疗、康复的95%。
这几年,我带头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叫“功能性的眼部疾患”,通过药物、手术之后,视力达不到日常正常工作、学习的需求,还要回来做视觉康复。这就是需求所在。
另外,我们来看下今年3月份《Nature》(《自然》)杂志发布的文章。这是中国人最推崇的学术期刊。这个杂志里讲,近视眼在中国是铺天盖地、风起云涌,也就是说中国近视眼在青少年当中占80%~90%,所以(青少年近视防控)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
来看一下全球的视力损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占1%,角膜混浊1%,沙眼1%,儿童盲1%,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占5%,青光眼占2%,量大变广的是屈光不正,42%。还有33%的白内障,但是白内障是可恢复的盲,而且也是属于屈光手术,如果把白内障和屈光不正相加,这两者就占75%左右。
视觉保健的重要意义和广阔前景视觉功能康复时代
我后来思考,我们的现代社会自从出现了电视、电脑、手机、平板电脑、3D电视等电子产品,屈光不正越来越多。视觉疲劳、干眼症、糖尿病性眼部疾病,这些大都是屈光不正。同时,还有老年性相关的视觉功能,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我们刚才讲到的这些),使视觉健康问题带来了巨大挑战。现代眼科疾病占整个眼健康相关问题的比重已悄然发生了变化,与视功能功能相关的视觉健康问题增多。
我们还有一个思考。就是现在我们体检中心都不是看健康,而是看疾病,到了疾病后期就要看红眼病、看白内障。
那么,从看器质性眼病到看功能性眼病,从看红眼病到看白眼病,我们视觉功能健康的新标准是什么?不是说看一眼就行了,不仅要看得清楚,而且要看得持久和舒服。比如女同志有眼袋(希望去掉),这就是新的要求。由此可见,眼保健的重要意义和广阔前景不言而喻。
21世纪的两大主题:信息和健康。信息82%通过视觉系统获得。没有健康的眼睛,信息如何获取?所以健康和信息都和我们眼视光、眼保健有关。刚才讲的清晰、舒适、持久是我们的标准。眼科面临的挑战不仅是结构性的问题,是要高度重视提高视觉质量。从以前的复明手术时代要到屈光手术时代,到视觉功能康复时代。
功能康复的重要性在哪里呢,举个例子。一根骨头断了,经过手术重新接起来,接得也很正,但就是站不起来,不能走路。这就是功能性的问题。所以眼科里面,你手术做得再漂亮,药吃得再多,最后看不见,这是功能不好用。所以我们很重视眼睛的功能视觉需求,眼保健的需求,再到保健和体检。这就是我们在想象那9/10(27万)的人要培养出来(做的事情)。
每个人用一个裂隙灯,每个人用一个检眼镜,你想想这个产业有多大?10倍、倍?
温医眼视光医学高等教育设计中国温州模式
(80年代时)我们分析国外的经验和教训,美国、加拿大是高度发展,视光已经进入医学领域,是纯视光;年,澳大利亚、欧洲和香港、菲律宾的视光属于理科领域。亚洲、非洲大多数国家,包括中国,属于技工领域,师傅带徒弟。要分析中国未来的20年、30年,视光的路要怎么走,我们分析了美国。
在美国,它把人类只有一双宝贵的眼睛分为两个专业:眼科医师和视光医师。虽然他们都是读8年书,但职业方面,光学的归光学,医学的归医学。产生的问题分成了两只队伍。有好的一面,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所以在80年代我们看到国外的情况和教训,中国可以做顶层设计因为是一张白纸可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这个时候我们在温州就萌生出把眼科和视光学结合在一起,叫“眼视光学”的想法。
也认识到,眼睛和视觉健康是重要问题,小眼睛的医疗即将成为大眼科的医疗。也医院里面成为眼科的院中院,或者医院,就高大上了。今天我医院,中山眼科中心,医院,医院,医院都是分出来做大做强。
所以呢,我们的策略是“创新”,就是将传统的眼科与眼代的视光学融合,属于医学属性。
医学有临床医学科、医学技术两个类型,这两个类型都属于医疗保健型,我们将功能性眼病纳入到眼睛医疗保健的范畴,就是前途光明,无穷无尽。所以我们在国际上第一个诠释了光学的中文定义,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眼视光医学专业,在医学领域成为医师、眼保健、眼睛诊治,眼保健是做好眼睛在基层、在初级的守门人。
然后在顶层设计上把它们融为一体。所以眼科(Ophthalmology)也好,视光(Optometry)也好,验光配镜(Optometry)也好,都是O开头,我们要把这3个O融合成一个大O,一个大的圈圈。
年,“眼视光医学”正式进入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目录。但是很遗憾,目前只有温州医科大学有这样的专业,所以我们大声呼吁:要百花齐放,要建更多的眼视光医学。我们现在有20多个学校有理学视光学,还有一些开设视光技术的高职、中专学校,一共加起来有五六十所。这些院校一起,合力把人才培养出来,就可以去补充我们所缺乏的27万名视光医师。
从年起,虽然我们起步晚,但我们起点高,这在国外被称为“中国温州模式”,这个模式被认为是目前世界上视光学里最好的模式。所以结合国内的眼视光特色,继续将国外先进的技术吸收进来,又创新我们自己的视光教育模式,符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这种需求。
我们在做的过程当中首先是国际化,派了很多人到国外去,也请了一些国际朋友进来。昨天我们(视光老照片故事分享会)来了30多位外国朋友,他们都回忆起来、或者纷纷欣赏,过去中国的眼视光怎么与国际上共同打造这样一个新的专业、新的方向。我们温医的很多老师也成为美国视光学的博导、兼职博导,对他们临床进行评估。我作为温州医科大学校长也为温医大眼视光学感到非常自豪和荣幸。
世界卫生组织叫WHO,世界视光学组织叫WCO,WCO是隶属于世界卫生组织下面的一个组织。它每个都有国家代理,我们很荣幸成为中国的代理,开会时中国国旗放在前面我们感到很自豪。
我们五年制医学的眼视光学人才,以医学基础作为技术课程,临床的核心的也都要学好,然后眼视光专业就是特色,出来时能够应用起来、拿得起来。我们眼视光现在有五年制医学,七年制医学(七年制今年已改为5+3),还有四年制,硕士,博士,博士后等完善的高等教育体系,包括继续教育也有,非常完整、齐全。
上图是我们毕业生的数量和就业方向,但是我们始终认为,“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期望有更多的学校加入其中。
现代眼科医疗服务新理念眼睛保健、预防、诊疗、康复的全程、全面服务
另外,我们提出“现代眼科医疗服务新理念”是:眼睛保健、预防、诊疗、康复的全程、全面服务。也就是说眉毛以下、颧骨以上出现了疾病,医院,不管是技术性的,还是功能性的,一网打尽。包括我刚才讲的整形、美容都应该在里面。
我们来看看在美国眼科/视光首诊的分布。眼病、眼感染或受伤只占4.3%,另外95%就是我刚才讲的功能性眼病。所以大家看到这个趋势就知道我们的领域,空白的有多少。
医院眼保健、初诊、视光门诊占65%
美国每年有万人次的眼科/视光首诊,其中视光占60%,眼科占40%。
我们医院是按照这个结构来设计:眼视光门诊(眼保健、屈光矫正、斜视弱视、双眼视觉功能异常),屈光手术,眼病专科(药物、手术),眼病激光,防盲、低视力康复。可以看到,医院已经把视光门诊做大,屈光手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院发展得非常好、非常快,空间不断拓展,然而还是不能满足需求,所以目前我们正在盖一个5万平方米的新大楼。
上图是我们对医院的设计,即:开展全面、全程的眼保健医疗服务;注重器质性眼病的技术提升;开展功能性眼病医疗专业。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中65%是眼保健、初诊、视光门诊要解决的(未来还会增加);20%是眼病专科(以后还会持续减少眼病专科);激光、手术只占到5%~8%。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到发展的速度。我们也可以分析疾病组发生变化对健康的白癜风早期症状告别白癜风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