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子产品的越来越普及和用眼不当,低龄化的近视越来越多,看着小小的孩子带上大大的眼镜,家长也很发愁,那么,家长快来抓住孩子6岁前视力发育的关键期,帮助孩子科学护眼正确用眼。
在宝宝1岁以内:鼓励他探索,感知变化
宝宝发育到从眼神追随物品到主动用手去触碰,再到通过眼睛看到并指挥手去感知和探索。随着眼球的运动,视觉的发育和手眼协调能力的加强,宝宝开始学会爬行和站立,自主抓握和抛物。
这个阶段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这个阶段的宝宝要避免阳光或者灯光直射眼睛,因为现在宝宝眼睛刚开始发育,所以室内灯光要柔和。宝宝的悬挂玩具不宜固定在一处,防止宝宝总是盯着一个位置看。可以使用多种颜色的玩具和卡片与宝宝互动,帮助宝宝用手去触碰不同的物品和形状、质地来感知,要让宝宝有充足的探索和爬行时间,不鼓励过早的直立行走。
当宝宝1岁以上后:加强预防并持续发育
随着宝宝手眼协调和视觉发育的不断进化,不建议两岁前的宝宝接触任何电子产品屏幕,两岁以后也要控制看屏幕的时间,一天累计看屏幕不能超过一小时,并且注意每20分钟要休息一下半小时左右,尽量每天保持两小时的户外活动,如果因天气不能出门也尽量让室内光线明亮。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定期带孩子去眼科进行系统的检查,排除弱视、斜视的情况,早发现早治疗。
这个阶段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这个阶段的孩子模仿能力都很强,家长要以身作则,少看手机电视,多与宝宝互动做游戏;陪伴孩子户外活动,打球、骑车、跑步等,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自己穿衣服、玩黏土、剪纸贴画等锻炼手眼与身体整体的协调功能。
出现这些信号家长需要警惕起来了,两种营养元素不能缺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大概有10%的学龄前儿童都存在或多或少的视力问题,往往因为孩子年龄小不会表达加上家长的意识不够,容易忽视孩子视力问题。当下面这些情况出现时,可能就是宝宝视力发育出现问题的信号,家长医院系统检查视力了。
1、常常挤眼睛、揉眼睛、歪头或眯眼看东西;
2、用一只眼睛看东西,另一只眼睛内斜或者外斜。
3、玩球、抛物或者骑自行车平衡车时,手眼和身体不协调。
4、看书或者电视时离得越来越近
5、对涂色或者拼图游戏不感兴趣,并且抗拒做精细化的事情。
不仅要日常细心观察,注意孩子用眼卫生,保证良好的用眼环境外, 更要注意眼睛的营养补充,尤其是视力发育的关键营养素维生素AD更不能缺。
维生素A的充足是保证泪腺管上皮细胞完整性的关键,只有补充了足够的维生素A泪液分泌量才能正常,眼球才能一直保持湿润减少视疲劳。同时,维生素A也是维持泪膜结构完整的,维持正常的屈光度,才能预防近视。另外,维生素A还要帮助视网膜感光物质“视紫红质”的合成,让眼睛能保持正常的夜视功能,并维持着脚膜上皮细胞和结膜的完整性,以降低眼部感染概率。
维生素D大家应该都恒熟悉了,是促进钙吸收的,钙是增强眼部肌肉调节能力的,避免眼球的过度紧张和疲劳,降低近视的风险。
宝宝婴幼儿时期极易缺乏维生素AD,据调查发现,我国的儿童群体缺乏率达到了50%左右。所以,家长要重视给宝宝有效补充维生素AD,并且要从宝宝出生后开始补充,按照儿保医生建议的补充,至少要补充到宝宝三岁,在宝宝视力发展的关键期和敏感期也持续补充,可以延续到青春期,不仅可以预防近视,还能提升自身机能和抵抗力,促进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以及预防宝宝缺铁性贫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