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毒毒素学院导读
外展神经麻痹引起的麻痹性内斜视在麻痹性斜视中最为常见。眼外肌注射A型肉毒毒素作为斜视手术的替代疗法,在治疗斜视方面已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本文介绍北京同仁眼科中心8年间采用肉毒毒素眼外肌注射方法治疗外展神经麻痹引起的斜视,同时联合手术治疗病程6个月的患者。
1治疗对象因外展神经麻痹引起斜视而接受A型肉毒毒素眼外肌注射治疗的患者89例,男性62例,女性27例,年龄2~81岁,平均37岁。其中11例为双侧斜视。发病时间1~84个月,平均11.6个月。
另外收集仅接受手术治疗的,病程超过6个月的麻痹性斜视患者10例作为对照。
2治疗前检查眼外肌注射前常规检查视力、眼前段和眼底情况,测量眼球转动幅度确定眼外肌肌力。
3治疗方法1.注射组:62例,行BTXA(兰生)内直肌肌腹注射。注射量为1.25~5U,平均2.5U。于注射后2周评价近期疗效,于注射后3个月后评价远期疗效。对注射治疗后欠矫患者根据病程、斜视度数和眼球运动情况进行重复注射。16例患者因1次或重复注射治疗后3~28个月欠矫行二期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注射治疗后外直肌肌力为-1或-2者行内直肌后退或联合边缘切开及外直肌截除术;外直肌功能为-3或-4者行内直肌后退联合边缘切开及Jenson术和上、下直肌转位术。
2.手术组:27例,病程超6个月患者,外直肌功能均为-4,于BTXA眼外肌注射后1周行手术治疗。
3.对照组:10例,均为仅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手术方法为内直肌后退联合边缘切开及Jenson术、内直肌后退及外直肌眶缘固定术。
4治疗结果注射组中,35例患者经1~4次BTXA眼外肌注射治疗后眼位恢复至正位并获得双眼单视功能;11例患者术后眼位恢复至正位,矫正的平均斜视度数为42.7±32.2。手术组中,术后14例患者眼位恢复至正位,矫正的平均斜视度数为90.0±40.1。14例术后患者恢复融合功能,双眼注视野范围为20o~70o。
5研究结论BTXA眼外肌注射方法可有效防止内直肌挛缩并促进外直肌肌力恢复,使部分患者眼位恢复至正位,是治疗麻痹性斜视的有效方法之一。同时其作为手术治疗斜视的辅助措施,可为手术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
数据来源:吴晓.中华眼科杂志第38卷第8期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